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以下是征集志愿的填报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征集志愿填报流程
查询缺额院校和专业
考生需要通过省教育考试院查询征集志愿的院校、缺额计划数、填报分数要求等信息。查询缺额院校和专业信息是填报征集志愿的第一步,考生需要仔细研读这些信息,确保自己符合填报条件并有合适的院校和专业选择。
掌握填报时间和方式
考生应通过省考试院公布的消息,掌握征集志愿填报的具体时间及上网填报方式。填报时间是有限且紧张的,考生需要密切关注相关信息,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选择院校和专业
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选择院校和专业时要考虑自己的分数是否达到院校的最低要求,避免填报无效志愿。同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提高录取机会。
提交志愿信息
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招生考试机构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填写征集志愿信息并提交。提交志愿信息前,考生应仔细核对所有信息,确保无误。提交后,任何人不得修改,因考生录入错误导致的遗留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
确认和签字
考生志愿信息提交后,确认点管理人员会通过读取考生身份证信息现场打印志愿确认表,由考生本人现场签字确认,他人不得代签。签字确认是确保志愿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步骤,考生必须亲自签字,他人代签将导致录取失效。
征集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关注录取状态
考生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录取状态,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考生应时刻关注录取状态,确保自己在可填报的范围内,及时参加征集志愿。
遵守填报规则
考生必须严格遵守征集志愿的填报规则和注意事项,避免因不符合要求而影响录取。填报规则包括填报时间、填报方式、志愿数量等,考生应仔细阅读相关通知,确保按要求填报。
谨慎选择院校和专业
考生要谨慎选择院校和专业,避免盲目冲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好学校”或“热门”专业。征集志愿中的院校和专业可能不如首轮录取的院校和专业优质,考生应理性选择,确保自己能够被录取。
保持联系畅通
在填报征集志愿期间,考生要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招生考试机构及时联系。保持联系畅通是确保考生能够及时获取录取信息的重要措施,考生应确保联系方式准确无误。
征集志愿为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机会,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录取状态、查询缺额院校和专业信息、按时提交志愿信息,并严格遵守填报规则和注意事项。通过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考生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实现自己的升学目标。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是什么时候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通常是在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的短时间内进行,具体时间因省份和批次而异。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
- 一般情况: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通常在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半天至一天内,具体时间一般会在上午9点至下午6点之间。
- 具体批次时间:例如,2023年辽宁省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为7月16日8:00-12:00,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为7月25日8:00-15:00等。
征集志愿的填报流程
- 查询缺额院校:通过省教育考试院查询征集志愿的院校、缺额计划数和填报分数要求。
- 确定填报时间:在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中查询具体的填报时间。
- 选择院校和专业: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注意系统的分数审核。
- 提交志愿: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提交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有哪些
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因地区和批次而异,具体信息需要通过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来获取。以下是一些关于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的具体信息:
征集志愿的院校
- 艺术类院校:例如北方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这些院校在2025年都有艺术类专业的征集志愿计划。
- 普通本科院校:包括南昌交通学院等,这些院校在专升本或其他批次中可能会有征集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的专业
- 艺术类专业:如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等,这些专业在多个院校的征集志愿中都有出现。
- 普通本科专业:例如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等,这些专业在专升本或其他批次的征集志愿中也较为常见。
如何查询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
- 通过省教育考试院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会在每批次录取结束后公布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信息,考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相关渠道获取这些信息。
- 关注官方公告:考生应密切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及时了解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和要求。
征集志愿的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
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为未被录取考生提供的一次重要机会。以下是关于征集志愿的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
征集志愿的填报技巧
-
查询缺额院校信息:
- 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查询征集志愿的院校、缺额计划数和填报分数要求。
- 详细了解各个院校的专业设置、录取要求、就业情况等相关信息。
-
确定填报时间:
- 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填报时间,通常时间较短,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
- 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
-
选择院校和专业:
- 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 注意冷热专业的结合,避免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形成合理的志愿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
合理设置志愿数量:
- 根据本省志愿数量的设置,合理填报志愿,避免盲目追求数量或随意添加不必要的学校。
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
及时关注征集志愿信息:
- 密切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 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录取在下一批次录取开始前进行。
-
谨慎选择院校和专业:
- 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 根据考生体检结果,结合体检指导意见,认真查看院校招生章程,避开限报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
坚持“冲、稳、保”的原则:
- 在填报志愿时,既要考虑“冲一冲”的可能性,也要有“稳一稳”的保底志愿,确保有学可上。
- 征集志愿未必都能降分录取,有的专业录取分数可能比常规志愿更高,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也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
避免盲目冲高:
- 征集志愿高校数量少,参与的考生比较多,如果不是分数很有优势的话,不太好被录取。建议考生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