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考和重修费用因学校、地区和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关于补考和重修费用的具体信息。
补考费用
费用范围
- 补考费用一般在50元至200元之间,具体费用取决于挂科科目和学校的收费标准。
- 有些情况下,补考是免费的,但如果补考没过需要重修,则要交钱,一学分大约80元。
专科和本科差异
- 专科生补考费用通常在50元至200元不等,具体取决于地区和学校。
- 本科生补考费用一般在50元一门。
特定科目费用
- 科目一理论考试补考费用为80元/人次,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补考费用分别为180元/人次和100元/人次。
重修费用
费用范围
- 重修一科通常需要支付500-800元,具体费用依据学分来计算,一个学分大约在200元到300元之间。
- 部分院校可能会对重修课程收取额外费用,并对补考次数有限制。
学分制收费
- 自2023年秋季起新招录的学生按175元/学分执行,2023年秋季前的老生按原收费标准107元/学分执行。
- 昆明理工大学的规定是,单独开班的重修课程按每学时120元或150元标准计算,跟班重修按每人每学分20元标准计算。
学校差异
地区差异
- 广东地区科目一补考费为70元,科目二130元,科目三280元;福建地区科目一40元,科目二260元,科目三140元;陕西地区科目一60元,科目二300元,科目三150元。
- 北京地区重修费用一般为400元/学分。
学校政策
- 不同学校的补考和重修费用标准不一,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重修费用为450元/学分,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400元/学分,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400元/学分。
政策变化
教育部规定
- 教育部曾规定高校不得向学生收取重修费,但在实行学分制收费的学校,可以对补考后仍不及格的学生收取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费,标准不得超过原来学习该门课程的费用标准。
- 2019年,教育部取消了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要求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
补考和重修费用因学校、地区和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补考费用一般在50元至200元之间,重修费用通常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具体费用依据学分来计算。建议学生和家长提前了解所在学校关于补考和重修的具体费用规定,以便做好经济准备。
补考和重修的区别是什么
补考和重修是大学教育中常见的两种补救措施,它们在目的、时间安排、次数限制、成绩记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定义
- 补考:补考是为考试不及格或因故未参加考试的学生提供的重新考试的机会,通常安排在开学初两周内进行。
- 重修:重修是指学生重新学习已经学过的课程,通常是因为课程成绩不及格或未能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重修可以在任何学期进行,具体取决于学校的政策。
目的
- 补考:补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未通过的课程,确保学生能够按时毕业。
- 重修:重修的目的是让学生重新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成绩或达到学校的要求。
时间安排
- 补考:补考通常安排在开学初两周内进行。
- 重修:重修可以在任何学期进行,但通常是在学生未能通过补考后进行。
次数限制
- 补考:补考一般只有一次机会,如果补考未通过,则需要重修。
- 重修:重修的次数限制因学校而异,但通常较为宽松,允许学生多次重修以提高成绩。
成绩记录
- 补考:补考的成绩通常会标注为“补”,且一般以60分计入学分绩点。
- 重修:重修的成绩会标注为“重”,且按照实际分数记录,可能替代原来的成绩。
费用
- 补考:一般不收取额外费用,或费用较低。
- 重修:部分学校会收取重修费,费用因学校和课程而异。
补考和重修的考试成绩如何计算
补考和重修的考试成绩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补考成绩计算方式
- 补考成绩以60分计为通过,相应绩点为1.0。
- 如果补考成绩低于60分,则表示补考未通过,学生需要选择重修课程。
- 补考成绩的计算方法应与原始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相同,可能包括平时成绩和补考成绩的加权平均。
- 补考的最高分数上限通常是60分,超过60分的部分在计算绩点时不会影响,即绩点仍然是按照60分对应的绩点来计算。
重修成绩计算方式
- 重修自学考试的分数计算方式与正常自学考试相同,分为确定考试科目、报名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成绩查询等步骤。
- 重修自学考试的成绩会覆盖原成绩,即如果你重修并通过了考试,那么原成绩会被新成绩所替代。
- 重修自学考试的成绩通常可以保留一段时间,具体时长根据不同地区和科目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为2-5年。
补考和重修对学生的学业影响有哪些
补考和重修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常见的两种补救措施,它们对学生的学业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以下是对补考和重修对学生学业影响的详细分析:
补考对学生的学业影响
-
成绩与学分影响:
- 若补考通过,一般以60分计入学分绩点,能拿到该课程学分,对整体学分影响较小。
- 补考成绩单上会明确标注“补考”,这可能会成为无法抹去的记录。
-
心理压力:
- 补考时,学生需要面对未能通过考试的挫败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 补考通常安排在下学期初,假期也得备考,增加了心理负担。
-
学业进度:
- 补考可能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突击学习未掌握的科目,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进度。
重修对学生的学业影响
-
成绩与学分影响:
- 重修课程可能会占用学生原本可以用来修习新知识的时间,导致学业进度滞后。
- 一些学校允许重修按更高成绩计算绩点,若对原成绩不满意,重修可提高绩点,利于学业成绩提升和奖学金评选等。
-
经济影响:
- 重修通常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如重修费、考试费等,增加了经济负担。
-
心理压力:
- 重修需要学生重新学习整个课程,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自信心下降。
-
学业进度:
- 重修课程需要跟低年级学生重新学习整个课程,花费一学期时间,占用课余和上课时间,若本学期课程多,会增加学习负担。
-
毕业与就业影响:
- 重修科目学分累计到规定值,可能会导致留级或退学,影响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
- 挂科和重修记录可能会影响学生顺利毕业,甚至导致无法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
-
荣誉与机会影响:
- 挂科和重修可能会导致失去申请奖学金、助学金、竞选班干部、入党、评优、保研等机会。
- 对于有意向出国留学的学生,挂科和重修可能会影响学位等级和申请硕士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