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院校、部分优质高职本科贯通项目院校及高水平职业院校的AI类专业是该分数段考生重点考虑方向。
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考生取得387分,参考近年录取位次趋势及人工智能(AI)相关专业热度,该分数段考生可重点关注省内外具有特色专业优势的二本院校、部分与行业紧密对接的高职本科贯通培养项目院校,以及就业导向明确、实训资源突出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或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校。以下按层次梳理主要选择路径:
一、 可冲击的二本院校AI类相关专业(部分需服从调剂或关注校企合作班)
- 省内院校
- 沈阳大学: 可尝试报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或软件工程专业(结合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课程)。关注其是否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方向。
- 沈阳工程学院: 考虑软件工程(智能应用开发方向)或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与物联网方向)(具备AI应用硬件基础)。
- 辽宁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重点关注软件工程专业,留意其是否含人工智能细分方向或相关课程模块。
- 鞍山师范学院: 可考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部分课程涵盖AI基础。
- 沈阳工学院(民办):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专业(通常分数线相对较低且特色鲜明)。
- 省外院校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北部湾大学等院校的计算机类、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需仔细比对近三年在辽宁的最低录取位次。
表:代表性可冲击二本院校AI类专业信息参考
院校名称 | 推荐专业方向 | 学科特色/优势 | 2025年预测录取位次区间参考 |
---|---|---|---|
沈阳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 | 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 | 10万-11万名左右 |
沈阳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智能方向)、电子信息工程 | 行业背景强,电力、能源等领域智能应用相关 | 10.5万-11.5万名左右 |
辽宁科技大学 | 软件工程 | 部分学院侧重软件开发实践,可能含AI课程模块 | 10.8万-12万名左右 (软件) |
鞍山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师范院校中信息技术类专业 | 11.5万-12.5万名左右 |
沈阳工学院 | 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 | 民办院校,专业设置紧跟产业需求 | 12万-13万名左右 |
二、 重点关注的高职本科贯通项目
- 省内优质项目院校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通常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结合紧密),其与高职对接的专升本或五年一贯制(高职段招生)项目需特别留意当年招生计划及转段要求。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校 + 应用型本科院校: 关注其联合培养项目中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未来衔接本科方向可能包含AI应用。
- “3+2”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通道: 部分省内中职优秀毕业生可通过技能高考/单招升入高职相关专业,再经选拔进入本科阶段,需关注目标高职的升学路径是否衔接本科AI类专业。
三、 高水平职业院校AI应用型专业(性价比首选,就业导向强)
- 国家示范/骨干/“双高计划”院校相关专业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含AI模块课程)。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软件技术。其中德学院项目技术应用先进。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与智能制造结合紧密)。
-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焊接技术(面向船舶制造智能化)。
- 专业特色鲜明的优质高职
-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商业智能方向)。
-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智能建造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轨道交通应用)。
- 选择关键考量点
- 国家级/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优先选择其核心专业。
- 产教融合深度: 关注是否有华为、百度、科大讯飞、新松机器人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订单班或产业学院。
- 实训基地建设:人工智能实训中心、机器人应用实训室等现代化设备投入。
- 技能竞赛成绩: 在**“互联网+”大赛、“机器人”相关赛项**中表现突出的学校,教学实力通常较强。
- 专升本升学率: 学校整体升学氛围及对口本科院校层次。
表:代表性高水平高职院校AI应用类专业对比
院校名称 | 核心推荐专业 | 核心优势与特色 | 重点合作企业/项目 |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 | 国家示范,智慧交通领域实力顶尖 | 华为ICT学院,省内交通系统合作紧密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 | “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德合作项目 | 宝马班、新松机器人学院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 | 沿海地区产业结合度高,软件服务外包特色 | 东软、华信等本地IT企业合作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智能控制技术 | 专注智能制造领域,设备先进 | 与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合作紧密 |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面向船舶工业智能化升级,专业性强 | 船舶制造龙头企业定向培养 |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商业智能) | 经管类院校背景,侧重AI在商贸、金融场景应用 | 金蝶、用友等合作 |
考生在387分定位下,需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专业目前处于高热度竞争状态,报考二本公办院校的核心AI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存在相当挑战,需重点考虑其相近、交叉专业或校企合作高收费班型以增加录取概率。若坚定走AI应用技术路线,高水平职业院校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是更现实且更具就业竞争力的选择,其课程紧密对接岗位需求,且部分优质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升学通道。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家庭经济状况、未来发展规划(就业优先或后续升学深造)以及对院校地域的要求,仔细研究目标院校具体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条件、历年在本省招生的精准位次区间(尤其关注2024年报录数据作为重要参照),科学填报梯度志愿并考虑服从专业调剂以规避滑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