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物理类本科线为360分,405分可覆盖省内多所公办本科院校及省外部分应用型高校的AI相关专业。
考生可重点关注计算机类、数据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结合院校特色及培养方案选择匹配度高的志愿。
一、 省内院校选择
黑龙江工业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分407分)开设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课程,侧重工业场景的智能系统开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最低分403分)覆盖数据分析与AI算法基础,与本地科技企业合作实训。牡丹江师范学院
人工智能实验班(最低分405分)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主攻图像识别与智能教育方向,提供师范类复合培养路径。
信息与计算科学(最低分404分)强化数学建模与算法设计,适合AI底层研究兴趣的考生。齐齐哈尔大学
软件工程(少数民族预科班,最低分405分)包含智能软件开发模块,定向培养区域信息化人才。
二、 省外院校推荐
河南城建学院(最低分406分)
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融合BIM与AI,侧重建筑行业的自动化决策系统开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课程设置:核心课程 实践项目 就业方向 机器学习基础 城市交通流量预测 智慧城市数据分析师 深度学习框架 建筑能耗优化模型 AI算法工程师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最低分407分)
电子信息工程(AI硬件方向)聚焦嵌入式系统与智能传感器,校企联合培养芯片设计人才。
三、 专科层次优质选项
大庆职业学院(专科批)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最低分395分),课程涵盖机器人控制与工业视觉检测,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5%。
405分考生需平衡院校层次与专业适配性,优先选择课程体系完整、实践资源丰富的院校。 省内院校录取稳定性较高,省外高校可拓展技术视野。建议结合《黑龙江省AI产业白皮书》中提到的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本地需求,规划长期职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