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招生专业达79个,涵盖7大学科门类,其中19个专业大类招生、34个专业按专业招生,新增5个前沿方向专业。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以农学、工学为特色,拥有6个A+学科和2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多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强基计划、理科试验班及新型卓越工程师班等 。
一、2025年新增及特色专业
新增专业方向
2025年新增生物质科学与工程、酿酒工程、城乡规划、**生物工程(营养与健康)和动物科学(伴侣动物)**5个专业或方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新兴业态 。
表:2025年新增专业对比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 培养特色 备注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 工学 生物质资源转化与利用 烟台研究院第二年就读 动物科学(伴侣动物) 农学 宠物疾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需转至烟台研究院 特色培养模式
- 烟台研究院专项:水产养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12个专业学生,第一年在北京学习,后续学年迁至烟台研究院完成学业,仅限院内转专业 。
- 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学费超10万元/年,录取后不可转专业 。
二、重点学科与国家级一流专业
A+学科与优势领域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兽医学等6个学科获评A+,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 。
表:部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学科评估等级 农学 农学院 A+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电气学院 B- 农林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B+ 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 强基计划: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专业,保研率超85% 。
- 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信息科学领域自主选专业,高保研政策倾斜 。
三、招生规模与转专业政策
扩招与班型改革
2025年本科计划增加500人,开设资源环境科学(拔尖创新班)、智能装备卓越工程师班等新型班型,由院士领衔培养 。自由转专业政策
除强基计划、中外合作专业外,学生可无门槛申请转专业,成功率近70%,且不限次数、年级 。
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学科交叉与实践导向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在现代农业科技、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竞争力。其灵活的转专业机制与高比例深造机会(本科生深造率60%),为考生提供了多元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