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都体育学院共开设2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位列全国前三。
作为国内体育类院校的标杆,首都体育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紧密围绕体育学科特色,形成了涵盖教育、训练、科研、管理等多领域的培养体系,为体育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端人才。
一、普通本科专业布局
2025年学校本科专业分为体育学类、新闻传播类、管理类三大方向,具体包括:
体育学类:
- 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
- 运动训练(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省级重点)
- 运动人体科学(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五星级评级,全国前三)
- 运动康复、体能训练、休闲体育等新兴方向。
新闻传播类:
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与海外高校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聚焦体育产业与赛事运营。
二、重点专业与学科优势
国家级重点专业:
- 体育教育:核心课程涵盖人体解剖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与球类教学,就业方向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
- 运动训练:侧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国家队、职业俱乐部建立定向输送机制。
省级重点与特色专业: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依托传统武术文化,开设太极拳、散打等专项,毕业生广泛参与国际赛事与文化推广。
-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包括运动生理学、健康管理,与运动康复专业形成学科交叉优势。
学科建设亮点:
- 北京市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聚焦体育政策与社会体育发展研究。
-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博士人才培养计划。
三、特色方向与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特色方向 | 招生规模 | 学费(年) |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电竞赛事策划与运营 | 35人 | 4200元 |
运动康复 | 奥林匹克冰雪方向 | 30人 | 待定 |
新闻学 | 体育新闻与国际传播(外培计划) | 25人 | 合作院校定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奥林匹克冰雪方向 | 40人 | 4800元 |
2025年首都体育学院通过强化传统优势专业、拓展新兴交叉学科,构建了覆盖体育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网络。国家级重点专业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持续领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文化输出标杆,而运动人体科学、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方向则回应了行业前沿需求。学校通过外培计划、冰雪运动专项等特色路径,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