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共开设38个专业,其中重点专业12个,涵盖海洋工程、水产养殖、船舶制造等领域。
核心专业体系与重点方向
该校专业布局聚焦海洋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形成“海洋技术+现代渔业+智能制造”三大集群,重点专业在师资、实训资源及产学研合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一)海洋工程技术类
1.海洋工程装备技术
- 培养方向:海洋平台建造与维护、水下机器人操作、海洋能源设备运维
- 特色课程:海洋结构物设计、海洋防腐蚀技术、ROV(遥控潜水器)应用
- 实训基地:国家海洋技术产教融合创新中心
2.渔业船舶驾驶
- 培养方向:远洋渔船操作、渔业资源监测、航海安全保障
- 特色课程:船舶动力系统、渔场气象学、国际渔业法规
- 校企合作:与中鲁远洋渔业集团共建实习船队
(二)水产与食品科学类
1.水产养殖
- 培养方向:名优水产品养殖、海洋牧场管理、病害防控
- 特色课程:海水工厂化养殖、藻类生物技术、水环境监测
- 科研支撑:山东省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
2.食品质量与安全(海洋食品方向)
- 培养方向:水产品加工工艺、食品安全检测、冷链物流管理
- 特色课程:海洋食品添加剂应用、HACCP体系认证、进出口检验标准
- 行业对接:服务威海国家级远洋水产品交易中心
(三)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类
1.船舶智能制造技术
- 培养方向:智能焊接机器人编程、数字化造船流程、船舶3D打印技术
- 特色课程:船舶CAD/CAM、工业物联网应用、智能生产线运维
- 设备配置:ABB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虚拟仿真中心
2.大数据与会计(海洋经济方向)
- 培养方向:航运金融数据分析、海洋产业成本控制、跨境电商财务
- 特色课程:航运保险精算、区块链供应链金融、RPA财务自动化
- 证书衔接:初级会计师证、国际航运物流管理师
(四)国际合作与新兴领域
1.中德合作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双学位项目: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
- 核心技能:工业4.0技术、精密仪器装配、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2.海洋新能源技术
- 前沿方向:波浪能发电装置研发、海上风电运维、氢能储运技术
- 校企联合实验室:与明阳智能共建海洋能源实验平台
对比维度 | 普通专业 | 重点专业 |
---|---|---|
师资配比 | 1:20 | 1:15 |
实训设备投入 | 平均 50 万元/专业 | 平均 200 万元/专业 |
企业合作单位数 | 5-8 家 | 15 家以上 |
就业对口率 | 85% | 95%+ |
该校通过“专业群—产业链”精准对接模式,重点专业依托区域龙头企业构建“招生即招工”培养机制,毕业生在海洋工程装备、远洋渔业、智慧港口等领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形成“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