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人工智能法案是由欧盟批准并实施的,旨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使用和发展。以下是关于该法案的详细信息及其背景。
首个人工智能法案的国家
欧盟
欧盟于2024年5月21日正式批准了全球首部《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适用于所有位于欧盟境内的人工智能使用者,包括位于欧盟以外的人工智能系统软硬件设备的供应商,具有广泛的域外适用效力。
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律框架,标志着AI监管新时代的展开。该法案的通过和实施,不仅为欧盟内部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全球AI治理树立了标杆。
日本
2024年2月28日,日本内阁通过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促进法》草案。该法案旨在通过框架性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日本在AI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日本的AI法案侧重于从国家层面综合规划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强调规制缓和,避免过度监管,同时鼓励企业主动履行AI安全性和透明度等义务。
韩国
韩国于2024年12月26日通过了《人工智能发展和建立信任基本法》,该法案将于2026年1月正式实施。该法案对事前认证、透明度保障措施、安全性保障措施、高影响AI运营者特殊要求及影响评估等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韩国的AI法案聚焦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培育和伦理规范,设立多个机构推进发展,并详细规定AI伦理原则和可靠性保障措施。
其他国家的AI法案
美国
美国尚未在联邦层面出台具有约束力的人工智能法案,但各州已经出台了大量地方性法规,用于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进行监管。例如,加州的SB 1047法案旨在防止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灾难,引发了关于安全与创新之间平衡的争论。
美国的AI立法进展较为分散,各州在监管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尽管联邦层面的立法尚未统一,但各州的努力显示出美国在AI监管方面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中国
中国尚未颁布正式的人工智能法案,但已经有一些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例如,2024年8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生效。
中国的AI立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重点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特定场景,逐步建立健全AI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
首个人工智能法案由欧盟批准并实施,标志着全球AI监管新时代的展开。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为全球AI治理树立了标杆,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美国也在积极推进各自的AI立法工作,显示出各国在AI监管方面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首个人工智能法案的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
首个人工智能法案的发布时间是2024年8月1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 Act)在这一天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该法案旨在通过基于风险的方法监管欧盟市场上可用的人工智能系统,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健康与安全免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威胁。
首个人工智能法案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首个人工智能法案是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 Act),其主要内容和目的如下:
主要内容
-
基于风险的分类监管:
- 高风险系统:包括生物识别、关键基础设施、教育、就业、执法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系统。这些系统必须满足严格的技术和安全要求,如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数据治理、技术文档、透明性和人工监督等。
- 低风险系统:如垃圾邮件过滤器或AI驱动的视频游戏,这些系统目前无需履行额外义务,但必须遵守现行法律法规。
- 禁止系统:某些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如潜意识操控技术或实时远程生物识别系统,被完全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
-
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特殊要求:
- 通用人工智能模型(GPAI)需履行独立义务,包括编制技术文档和提供欧盟版权政策。
- 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模型需履行额外义务。
-
违规处罚:
- 对违反法案规定的行为,最高可处以3500万欧元罚款或涉案公司全球总营业额的7%。
目的
-
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健康与安全:
- 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不会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
促进创新与合规并行:
-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平衡创新与风险。
-
建立全球首个系统性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
- 为全球人工智能的规范发展提供示范效应,推动其他国家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的立法进程。
哪个国家的人工智能法案被认为是最先进的?
在人工智能法案方面,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被认为是最先进的。该法案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是全球首部全面规范人工智能的综合性法律。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特点
- 风险分级监管:根据人工智能系统对用户和社会的潜在影响程度,将AI系统分为不可接受风险类、高风险类、有限风险类和最小风险类,分别采取禁止、严格监管、透明度要求和自愿合规措施。
- 高风险领域监管:高风险领域包括生物识别、关键基础设施、就业、司法等八大领域,需通过第三方评估和持续性监测。
- 透明度要求:要求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明确告知用户他们在与机器互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必须确保合成的音频、视频、文本和图像内容能够被检测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
- 禁止某些人工智能实践:明确禁止某些被认为对用户基本权利构成明显威胁的人工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