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因部分高校未录取满额而向社会公布缺额计划,供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的机会。了解征集志愿的录取规则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征集志愿的基本概念
定义
- 征集志愿,也称为征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
- 征集志愿通常发生在第一志愿录取后,考生因各种原因未被录取,可以再次填报志愿。
缺额原因
- 生源不足: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投进高校的学生档案数量未达到学校的招生计划数。
- 超退: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等原因被退档,导致学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 追加计划:高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该省追加了招生计划。
征集志愿的录取规则
位次优先
- 征集志愿按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所有考生按成绩排序,先投位次靠前的考生,后投位置靠后的考生。
- 考生在征集志愿中的位次是按照其在相应批次的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的。
遵循志愿
- 检索考生志愿时,严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顺序。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则不再检索其后续志愿。
- 例如,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志愿,检索时先从A志愿开始,如不符合条件,再检索B,如符合条件,则不再检索后面的CDE志愿。
一轮投档
每位考生只被检索、投档一次。如果考生被投档到某大学后,又被高校退档,则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个批次的录取。
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
征集志愿的填报技巧
精准定位
考生应精准定位自己的分数和兴趣所在,合理匹配院校和专业,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名校。
关注实时动态
考生和家长应密切关注相关网站和媒体发布的实时动态信息,一旦发现有空缺名额或调整信息,要迅速响应并调整自己的志愿选择。
梯度填报
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采用梯度填报的策略,即将心仪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同时选择一些相对稳妥的备选方案以增加录取几率。
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符合条件
考生必须是成绩达到拟填报院校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院校与专业报考条件且档案为“自由可投”状态的未录取考生。
填报时间
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征集志愿的填报,逾期不能再填报。
录取结果查询
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相关教育考试机构网站查询录取结果,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入学手续并确认录取结果。
征集志愿为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录取规则主要包括位次优先、遵循志愿和一轮投档。考生应精准定位自己的分数和兴趣,密切关注实时动态,合理填报征集志愿,以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
征集志愿的院校有哪些
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每年都会有所变动,具体取决于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的报考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征集志愿院校类型及其相关信息:
广西地区
- 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
- 高职专科院校: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等。
山东地区
- 本科院校:东北电力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
- 艺术类院校: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
- 体育类院校:德州学院、滨州学院、济宁学院、菏泽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东财经大学等。
湖南地区
- 本科院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吉首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华北理工大学、燕京理工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等。
- 其他地区:内蒙古艺术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
上海地区
- 本科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立达学院、上海兴伟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北京城市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等。
查询征集志愿院校名单的方式
- 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每一批次填报结束后,教育考试院会及时公布征集志愿的信息。
- 阳光高考平台:登录阳光高考官网(https://gaokao.chsi.com.cn/),通过该网站的征集志愿入口,查看所在省份的征集志愿信息。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因地区和考试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主要集中在高考录取的后期。以下是一些关键时间点和相关信息: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
- 总体时间范围:2025年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主要集中在高考录取的后期,即从7月上旬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中下旬。
- 具体批次时间: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通常在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前的两三天进行,具体时间会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公布。
征集志愿的填报方法
- 了解征集志愿的规则和流程:在填报征集志愿之前,考生务必要提前了解征集志愿的规则和流程,以方便后续征集志愿填报的顺利进行。
- 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征集志愿阶段,热门高校可能会吸引更多考生报考,导致录取分数线上升。因此,考生应避免盲目追求热门高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 搭建好征集志愿梯度,提高录取几率:征集志愿填报时大家务必采用一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录取率,比如采用“稳保冲”志愿策略。
征集志愿的录取概率有多大
征集志愿的录取概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来说并不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竞争激烈程度:征集志愿的名额通常占正常招生计划的15%左右,这意味着竞争非常激烈。高分考生在征集志愿中更有竞争力,而低分考生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
分数要求:征集志愿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比普通批高,甚至可能偏高。因此,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合理设定目标,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学校。
-
降分幅度:虽然征集志愿通常会降分录取,但降分幅度有限,且不同省份和学校的具体政策有所不同。
-
录取概率:征集志愿的录取概率相对较大,尤其是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只要达到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没有最低分数和位次的限制。
-
填报策略: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避免盲目追求热门,可以增加录取机会。考生应关注剩余招生计划的具体情况,优先选择剩余计划较多的院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