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智能手机市场AI功能迅速发展的重要一年。众多手机厂商推出了多款搭载先进AI技术的旗舰手机,这些设备在AI性能、影像、续航等方面表现出色。以下是一些在2024年被认为AI功能强大的手机及其特点。
2024年AI性能最强的手机
iQOO 13
iQOO 13搭载了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并配备了自研Q2电竞芯片和冰穹双驱散热系统。内置6150mAh电池,支持120W快充,续航测试持续亮屏时间为8小时49分钟。拍照方面,后置三摄组合,包括5000万像素IMX921主摄、5000万像素IMX816直立长焦,以及5000万像素三星JN1超广角。
iQOO 13在AI性能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在游戏和多任务处理方面,其强大的散热系统和快充能力也确保了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
ROG 9 Pro
ROG 9 Pro搭载了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和矩阵式液冷散热架构。内置5300mAh电池,支持66W有线快充。背面还拥有648颗灯珠组成的光显矩阵屏。影像方面,后置三摄系统,包括13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广角镜头,以及3200万像素3倍长焦镜头。
ROG 9 Pro专为游戏设计,其AI性能主要体现在游戏优化和高效散热上,适合重度游戏玩家。
OPPO Find X8 Pro
OPPO Find X8 Pro搭载了天玑9400处理器,并配备了OPPO自研潮汐架构和天工散热系统。内置5630mAh电池,支持80W有线和50W无线充电,续航测试持续亮屏时间为7小时42分钟。拍照体验上,后置三摄组合,包括5000万像素LYT-700主摄、5000万像素JN5超广角,以及5000万像素LYT-600长焦镜头。
OPPO Find X8 Pro在AI功能上表现优异,特别是在影像处理和语音交互方面,提供了丰富的AI体验。
红魔10 Pro+
红魔10 Pro+搭载了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和自研红芯R3电竞芯片,支持2K+144Hz超分超帧并发。内置7050mAh“牛魔王”电池,支持120W有线快充,续航测试持续亮屏时间为9小时25分钟。
红魔10 Pro+在AI性能上主要体现在游戏优化和高效散热上,适合需要长时间游戏和高性能的用户。
2024年AI功能强大的手机品牌
华为
华为在2024年推出了多款AI功能强大的手机,如Pura 70系列,搭载了麒麟9000S 5G平台,主打AI影像,长焦或配备索尼IMX351传感器,并采用了新一代自动对焦技术和PDAFOIS混合防抖系统。
华为在AI影像和语音助手方面表现出色,其AI功能主要集中在提升拍照效果和用户体验上。
小米
小米在2024年推出了多款AI功能强大的手机,如小米14系列,搭载了高通骁龙8 Gen3处理器,AI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影像能力全维跃升。小米在AI摄影和智能调度方面表现出色,其AI功能主要集中在提升拍照效果和系统效率上。
OPPO
OPPO在2024年推出了多款AI功能强大的手机,如Find X7系列,搭载了天玑9300处理器,AI大模型,智慧创作,效率倍增。OPPO在AI影像和语音助手方面表现出色,其AI功能主要集中在提升拍照效果和用户体验上。
三星
三星在2024年推出了多款AI功能强大的手机,如S24系列,搭载了骁龙8 Gen3处理器,内置了自研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三星高斯”。三星在AI影像和语音助手方面表现出色,其AI功能主要集中在提升拍照效果和用户体验上。
2024年AI功能强大的手机未来发展趋势
AI功能的普及
2024年,AI功能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预计到2028年,售价超过250美元的智能手机中,将有90%具备生成式AI功能。AI功能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智能手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推动行业向更高智能化水平发展。
个性化和智能化
未来的AI手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手机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将成为AI手机的重要发展方向,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隐私和安全
随着AI功能的普及,隐私和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手机厂商需要在推出新技术的同时,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安全措施。隐私和安全将成为用户选择AI手机的重要考量因素,厂商需要在技术和法律层面加强保障。
2024年是智能手机AI功能迅速发展的重要一年,各大手机厂商推出了多款搭载先进AI技术的旗舰手机。这些设备在AI性能、影像、续航等方面表现出色,预示着未来智能手机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随着AI功能的普及,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将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
2024年AI手机推荐:哪些品牌表现突出?
2024年,多个手机品牌在AI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出了多款备受推荐的AI手机。以下是一些表现突出的品牌及其代表性机型:
华为
- 华为Mate 60 RS:这款手机不仅拥有强大的性能,还搭载了先进的AI技术,是商务人士的理想选择。
小米
- 小米14 Pro:小米14 Pro的AI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实时识别场景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让拍照更加出色。
- Redmi K70:Redmi K70系列将“性能AI革命”推向了新的高度,搭载第二代骁龙8,综合跑分超171万,辅以LPDDR5X内存,UFS 4.0闪存,支持狂暴引擎3.0、5000mm环形冷泵VC液冷散热。
苹果
- iPhone 15 Pro:作为一款经典的智能手机,iPhone 15 Pro的AI表现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图像处理方面。
- iPhone 16 Pro:搭载A18 Pro芯片,支持书写建议、文生图、文搜图/视频、生成图片视频,以及支持通知/邮件直接显示内容重点摘要。
三星
- 三星Galaxy S24:三星Galaxy S24的AI功能非常全面,无论是拍照、语音助手还是游戏娱乐,都能提供出色的体验。
- 三星Galaxy S24 Plus: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支持1-120Hz自适应刷新率和2600尼特的峰值亮度,AI方面依托三星Galaxy设备强大的端侧芯片算力和持续优化的模型压缩算法,提供强大的翻译功能。
OPPO
- OPPO Find X7 Pro:OPPO Find X7 Pro的AI摄影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捕捉到更加细腻的照片和视频。
- OPPO Reno13 Pro:在AI应用上堪称典范,搭载5000万像素全焦段三摄系统,支持前置5000万超感光镜头和后置5000万广角主摄,还有3.5倍人像镜头和超广角镜头。
vivo
- vivo X100 Pro:vivo X100 Pro的AI智慧助手非常实用,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各种问题,提升使用体验。
- vivo X200 Pro:首发了天玑9400处理器,且配备了vivo自研V3+影像芯片,内置6000mAh超薄蓝海电池,支持90W有线和30W无线充电。
一加
- 一加12 Pro:一加12 Pro的AI性能非常出色,可以提供流畅的操作体验和高效的性能表现。
魅族
- 魅族24 Pro:魅族24 Pro的AI设计非常独特,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谷歌
- 谷歌Pixel 7 Pro:谷歌Pixel 7 Pro的AI拍照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拍摄出更加清晰、生动的照片。
AI手机在2024年有哪些创新功能和应用场景?
在2024年,AI手机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功能和应用场景的突破,标志着“AI手机元年”的到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创新点:
AI手机的创新功能
-
AI智能拍照:
- 手机厂商开始将AI技术应用于摄影,通过AI图像算法实现智能场景识别和优化。例如,拍摄风景时自动优化色彩和对比度,拍摄人物时进行精细化美颜,保留真实质感。
-
AI速记:
- AI技术被用于实时语音转文字,帮助用户记录会议、讲座等重要信息。这一功能在教育和商务场景中尤为实用。
-
AI通话翻译:
- AI技术使得手机通话可以实现实时翻译,打破语言障碍,提升跨语言沟通的便利性。
-
AI办公:
- AI功能被集成到办公应用中,提供智能文档整理、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等功能,提升工作效率。
-
AI魔法人像:
- 通过AI算法,手机可以实现对人像的深度美化,包括皮肤修复、光影优化等,拍出更加完美的照片。
AI手机的应用场景
-
AI+自动驾驶:
- 虽然这一功能尚未完全普及,但AI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为未来的自动驾驶提供了基础。通过手机与车辆的连接,用户可以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导航。
-
AI手机交互体验:
- AI技术被用于提升手机的交互体验,包括语音助手、手势识别等。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或手势完成复杂任务,实现更自然、更便捷的交互方式。
-
AI全场景智慧生态:
- 手机厂商通过构建AI全场景智慧生态,将AI功能融入到手机的各个方面,实现硬件和软件的高度融合。例如,努比亚的DeepSeek内嵌折叠手机,通过全尺寸内嵌DeepSeek,实现了AI技术与手机的高度整合。
2024年AI手机的价格趋势如何?
2024年AI手机的价格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高端市场
- 价格范围:高端AI手机的价格普遍较高,部分产品价格甚至超过5000元。例如,小米15 Pro、OPPO Find X8、荣耀Magic 7和三星S24 Ultra的价格分别为5799元、4999元、4999元和10699元。
- 市场定位:这些高端机型主要集中在600至800美元的价格区间,国内品牌如华为、OPPO、vivo等在这一区间内推出了更具特色的产品,以巩固市场份额。
中档市场
- 价格范围:中档AI手机的价格相对亲民,许多产品价格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这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AI科技产品的便利。
- 市场策略:为了吸引更多用户,许多商家推出了以旧换新、分期免息等促销活动,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购机成本。
成本与技术因素
- 硬件成本:AI手机除了硬件成本外,还需要承担计算成本、推理成本和大模型工具调用成本等,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AI手机的价格。
- 技术发展:尽管硬件成本会随着规模而下降,但由于目前AI应用规模尚不足以形成高效的商业模式,短期内AI手机的价格难以大幅降低。
未来展望
- 价格走势:预计2025年AI手机的价格趋势将与2024年基本相似,高端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中档市场将继续扩大,成为厂商竞争的新焦点。
- 技术创新: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丰富,AI手机的价格有望在长期内逐渐降低,但短期内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