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作为中国江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一定数量的高等教育机构。以下是九江主要的高校名单及其相关信息。
九江学院
基本信息
九江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由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等四校于2002年3月合并组建而成。
九江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的合并组建使其在多个学科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2月,九江学院有教职工2679人,其中专任教师1960人,教授、副教授910人,博士630余人,研究生导师114人。学校聘请了程天民院士、严陆光院士和李圭白院士等为名誉教授,128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
九江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学术氛围浓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条件。
特色专业
九江学院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括会计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医学检验技术、旅游管理等。此外,学校还有省级特色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这些特色专业不仅体现了九江学院在多个学科领域的优势,也反映了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专业选择。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
基本信息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的升格标志着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提升,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学校有教职工11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等,拥有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学资源,注重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特色专业
学校的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等。这些专业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些特色专业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九江职业大学
基本信息
九江职业大学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九江东方职业大学,2006年与九江师范学校合并重组。九江职业大学通过多次合并重组,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具备较强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学校有教职工600余人,开设52个三年制大专招生专业。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九江职业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较为雄厚,注重实践教学,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特色专业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这些专业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特色专业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本信息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学校前身为江西省财务会计学校,2002年升格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在财经教育领域享有盛誉,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培养了大量高素质财经类人才。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学校有教职工500余人,开设47个高职专科专业。学校被评为江西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拥有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较为雄厚,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符合财经类教育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特色专业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会计、金融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等。这些专业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培养了大量高素质财经类人才。这些特色专业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
基本信息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学校前身为九江理工职业学院,202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的升格标志着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提升,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学校有教职工500余人,开设52个三年制大专招生专业。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九江理工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较为雄厚,注重实践教学,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特色专业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船舶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等。这些专业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特色专业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九江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包括九江学院、江西职业技术大学、九江职业大学、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和九江理工职业学院等。这些学校在各自的领域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较强的师资力量,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九江学院有哪些专业?
九江学院开设了多种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以下是九江学院的部分专业列表: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
- 工商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学院
- 电子商务
- 市场营销
政法学院
- 法学
- 公共事业管理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广告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戏剧影视文学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日语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应用物理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环境工程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应用化学
- 资源环境科学
- 材料化学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 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车辆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自动化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教育技术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网络工程
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
- 土木工程
- 城乡规划
- 工程造价
- 建筑学
- 园林
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美术学
- 绘画
- 音乐学
- 舞蹈学
- 舞蹈表演
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生物工程
- 药学
- 药物制剂
- 制药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口腔医学
会计学院
- 审计学
- 财务管理
- 会计学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 旅游管理
- 酒店管理
- 地理科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地理信息科学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临床医学院
- (无具体信息)
师范学院
- (无具体信息)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无具体信息)
九江学院的就业情况如何?
九江学院的就业情况总体良好,以下是一些关于九江学院就业情况的关键信息:
就业率
- 202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3.49%,其中直接就业占41.75%,升学占13.34%。
- 2022届:本科毕业生已就业5565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02%。
- 2021届:本科就业率为86.11%。
就业地区
- 毕业生主要流向包括深圳(22%)、上海(13%)、广州(10%)等城市。
- 留赣就业人数占比为49.14%。
就业行业
- 毕业生主要在医疗卫生单位(7%)、房地产发展(10%)等行业找到工作。
毕业生满意度
- 毕业生对就业服务和各学院的整体满意度分别达到97.14%和96.74%。
学校特色
- 九江学院是一所注重实践能力和就业指导的综合性大学,尤其在会计专业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 医学专业在学院中排名靠前,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就业服务
- 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与推介,建立和扩大就业基地,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九江学院有哪些知名校友?
九江学院拥有众多在各自领域内取得显著成就的知名校友,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校友:
-
汪中求:知名企业家和管理学者,著有《细节决定成败》等畅销书,强调细节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
摩罗:本名万松生,著名作家和文化学者,主要从事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作品包括《中国站起来》和《中国的疼痛》等。
-
黄锋:知名企业家,曾在多个领域创业成功,涉及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
-
余波:在医学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尤其在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方面贡献突出。
-
封志纯: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附属八一儿童医院院长,儿科学专家,致力于儿童重症医学的研究与实践。
-
刘鹏飞:知名企业家,现任某大型企业集团总裁,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
李丁:中国广播艺术团相声演员,北京大逗相声创始人,师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增瑞,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
叶念乔:广东理工学院董事长,广东省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常委,肇庆市人大常委,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成功创办广东理工学院并推动其上市。
-
匡美建:曾任江西省修水县杭口镇党委书记,在2017年抗洪救灾中英勇牺牲,被追授为“抗洪英雄”。
-
张兵:天津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的可控化学转化与能源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