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学院是一所以陶瓷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丰富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以下是关于其专业设置的详细信息。
本科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数量
截至2024年3月,景德镇陶瓷学院设有54个本科招生专业。
主要专业类别
学院的专业涵盖了工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法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
特色专业
- 陶瓷设计与美术:该学科为省“十四五”高峰优势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该学科为省“十四五”潜力发展学科。
- 雕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特色和品牌专业。
- 陶瓷艺术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设专业和江西省一流专业。
研究生专业设置
硕士点
学院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等领域。
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院还设有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包括文物、翻译等。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全国排名第1。
- 陶瓷艺术设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全国排名第1。
省级特色专业
- 雕塑:江西省特色和品牌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能源与动力工程:江西省特色专业。
- 产品设计:江西省特色专业。
景德镇陶瓷学院拥有丰富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涵盖多个学科门类。其特色专业在陶瓷设计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适合对陶瓷艺术和设计、材料科学和工程感兴趣的学生。学院通过优化专业布局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全产业链的高级专门人才。
景德镇陶瓷学院有哪些知名的教授?
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拥有众多知名教授,以下是一些代表性教授及其简介:
-
李文跃:
- 职称荣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联合国授予“世界陶瓷文化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专业领域:粉彩、墨彩、高温釉彩绘画、陶瓷艺术设计。
- 学术身份:国家高等院校教学名师、二级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刘超鸿:
- 职称荣誉:教授、雕塑家。
- 专业领域: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尤其是砚台、笔筒的创作。
- 学术身份: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首届本科雕塑专业毕业生,留校任教。
-
詹嘉:
- 职称荣誉:二级教授、博导、硕导,江西省文化名家。
- 专业领域:陶瓷文明史研究。
- 学术身份:省重点研究基地陶瓷文明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省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
汪永清:
- 职称荣誉:教授。
- 专业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身份: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曾小军:
- 职称荣誉:教授。
- 专业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身份: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黄焕义:
- 职称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大学现代陶艺研究所所长。
- 专业领域:实验陶艺。
- 学术身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被多家国内外机构收藏。
-
金文伟:
- 职称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专业领域:陶瓷艺术设计。
- 学术身份: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举办多次学术讲座。
-
眭龙俊:
- 职称荣誉: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技师、全国十大优秀艺术家。
- 专业领域:紫砂艺术。
- 学术身份: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宜兴紫砂陶合格传承人。
-
赵世文:
- 职称荣誉:教授级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
- 专业领域:陶瓷艺术设计。
- 学术身份: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江西省陶瓷协会理事。
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景德镇陶瓷学院,现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关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历史沿革和现状的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 起源: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校址位于江西鄱阳。
- 更名与变迁: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之后历经多次更名和校址变迁,包括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江西省立窑业学校、江西省立陶业学校等。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国内首所陶瓷高等学校。
- 成立本科院校:1958年,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这是中国陶瓷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恢复与重建: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景德镇陶瓷学院,1977年举行复校暨开学典礼。
- 更名:2016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现状
- 校区与设施:景德镇陶瓷大学现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及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中心,占地面积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75.8万平方米。
- 学科与专业:学校设有12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学院,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本科专业54个。
-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00余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
- 人才培养: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400余人。学校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 科研与创新:学校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致力于陶瓷材料、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研究。
- 国际交流:学校是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就业前景如何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就业率
- 整体就业率: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整体就业率较高,近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均在80%以上。例如,2024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81.97%,2023届为81.35%,2022届为83.99%。
- 各学院就业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2021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5.29%,2022届为88.49%。
就业方向
- 陶瓷及相关行业:毕业生在陶瓷企业、设计机构、研究机构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就业机会。许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其他行业:除了陶瓷行业,毕业生还可以在房地产、互联网、电子技术、机械重工、贸易等行业找到合适的工作。
就业质量
- 薪资水平: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较高。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5700元,比全国应届生的平均工资高700元。毕业2年、5年和10年的平均薪资分别为7700元、10600元和15700元。
- 就业单位: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和高新企业的比例较高。例如,2021届本科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就业比例为7.45%,中国500强就业比例为9.01%,上市公司就业比例为16.15%,高新企业就业比例为8.82%。
就业支持
- 校企合作:学校与景德镇上千家陶瓷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大三大四的学生就能参与项目实习,甚至自己创业。
- 创新创业: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平台,支持他们开展创业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