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迅速,得益于其在政策、基础设施、应用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多方面投入和支持。以下是对新加坡AI现状的详细分析。
AI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AI发展,制定了国家AI战略,并投入巨资培育相关基础设施和能力。2024年财政预算中,政府宣布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亿新元用于强化AI领域,包括采购高性能GPU等计算资源,提升本地AI算力供给。
- 新加坡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评分领先全球,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在AI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实力。
云服务商布局
- 全球顶级云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云服务(AWS)、谷歌云(Google Cloud)和微软Azure等在新加坡大举布局,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提升服务容量,推动AI等新兴应用的本地采用。
- 这些投资不仅提升了新加坡的全球数字枢纽地位,也为其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AI政策与法规
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
- 新加坡的AI政策体系涵盖应用拓展、生态优化和人才培育等多个领域,为AI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政府推出了多项资助项目帮助中小企业采用AI技术,如通过IMDA的“smes go digital”计划提供补贴和咨询。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新加坡建立了坚实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包括《个人数据保护法》等法律,确保AI技术的使用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这些法律框架不仅保护了用户隐私,也增强了公众对AI技术的信任,促进了AI技术的健康发展。
AI应用与实践
智慧城市与医疗应用
- 新加坡在智慧城市领域广泛应用AI技术,如交通优化、医疗保健、安防监控等,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
- 在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系统和智能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断和治疗效率。
金融与制造领域
- AI技术在金融领域提升了服务质量,如星展银行通过AI和数据分析优化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客户满意度提高了15%。
- 制造业通过AI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效率提升了25%,成本降低了18%。
AI教育与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
- 新加坡在基础教育中引入“智慧国教育专才计划”和“人工智能乐”课程,超过80%的中小学学生得以接触AI知识。
- 高等教育机构如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也加强AI相关课程和研究,培养AI专业人才。
国际合作与人才吸引
- 新加坡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项目,吸引全球顶尖AI人才,计划在五年内将AI专业人才数量增加到1.5万人以上。
- 例如,谷歌在新加坡的AI研发团队规模扩充了30%,达到500人,专注于医疗影像分析与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新加坡在AI领域的发展迅速,得益于其在政策、基础设施、应用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多方面投入和支持。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云服务商的布局、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教育及人才培养机制,新加坡已成为全球AI创新的重要中心之一。
新加坡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哪些具体案例
新加坡在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了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公共卫生管理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
-
AI辅助疾病诊断:
- BioMind:这家新加坡本土公司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其AI系统能够通过分析脑部MRI和CT影像,快速识别脑瘤、中风等疾病,准确率高达90%以上。
- 全国眼科中心: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快速解读视网膜图像,检测出主要的眼部疾病,该系统已经部署到全国20家综合诊所。
-
慢性病管理:
- SingHealth与AI驱动的糖尿病管理:开发了一个AI系统,用于预测和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风险。该系统分析眼底照片,自动检测病变迹象,帮助医生及早干预。
- 新联科技:研发的AI系统可分析患者数据,预测糖尿病患者未来5年的肾病恶化风险,帮助医生提前干预。
-
药物研发: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利用AI加速药物发现,特别是在癌症和传染病领域。其AI平台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和生物数据,预测潜在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例如,开发了一种针对肺癌的候选药物,研发周期从传统方法的5-10年缩短至2年。
-
公共卫生管理:
- AI驱动的接触者追踪系统:在COVID-19疫情期间,新加坡开发的AI工具优化了公共卫生管理。例如,“TraceTogether”应用结合AI算法分析蓝牙和位置数据,帮助控制病毒传播。
- 医院资源预测:使用AI预测ICU床位需求,提升资源分配效率。例如,AI模型误差率<3%,疫苗分配算法节省30%冷链物流成本。
-
智能诊疗:
- 虚拟医生视频系统:部分医院引入“虚拟医生”视频系统,通过AI生成手术说明视频,缓解患者焦虑。
- AI影像分析系统:将放射科报告生成时间缩短50%以上。
-
其他创新应用:
- 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声波眼Lasso”跌倒检测器,能够通过监测年长者的姿势变化,识别他们的跌倒风险,并及时发出警报。
-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与医疗科技公司KroniKare共同研发的无痛伤口扫描仪,能够在不触碰伤口的情况下,通过拍照判断病患的伤情和组织受损程度。
新加坡有哪些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
新加坡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众多知名公司,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企业:
-
Sapient Intelligence:
- 简介:新加坡首个基础模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专注于解决传统GPT类模型中的根本缺陷。
- 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模型架构,结合了Transformer组件与循环神经网络结构,模仿人类大脑的运作模式。
- 应用领域:企业编码、机器人技术。
-
Taiger:
- 简介:成立于马德里但总部设在新加坡的AI解决方案创企。
- 技术特点:开发"人性化"虚拟助理,使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义学和机器学习过程等技术。
- 应用领域:智能虚拟助理、聊天机器人、信息提取等。
-
ADVANCE.AI:
- 简介:总部位于新加坡,致力于利用AI、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 技术特点:提供人脸识别、活体检测、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支持的数字身份验证等。
- 应用领域:数字身份验证、风险管理、信贷评估、企业级数据分析等。
-
Pand.AI:
- 简介:专注于提供AI聊天机器人、AI数字人、AI数字员工等智能服务。
- 技术特点:拥有超高准确率的AI模型和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力支撑。
- 应用领域:银行、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医疗、支付、零售等。
-
AI Rudder(赛舵智能):
- 简介:主要聚焦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和语义理解相关技术和应用。
- 技术特点:为当地金融科技企业及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本地化的催收、质检等AI智能客服产品及服务。
- 应用领域:智能客服、催收、质检、销售等。
-
ViSenze:
- 简介: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创立,专注于为电商和零售行业提供视觉搜索和图像识别技术。
- 技术特点:开发图像搜索引擎,识别图像中的对象、场景与属性。
- 应用领域:电商、零售、广告优化等。
-
Wiz.ai:
- 简介:专注于提供智能语音助手和对话式AI解决方案。
- 技术特点:推出了集成了ChatGPT能力的TalkGPT,支持多语言多版本的外呼话术生成。
- 应用领域:企业客户服务、电话营销等。
-
Eureka:
- 简介:致力于以大数据和AI技术为金融、电信和零售等行业提供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
- 技术特点:提供数据分析工具、预测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
- 应用领域:数据分析、风险管理、客户细分等。
-
Sentient.io:
- 简介:通过其AIaaS平台,为用户提供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预测分析等AI应用。
- 技术特点:提供定制化与多领域应用AI解决方案。
- 应用领域:智能家居、金融服务、医疗保健、零售和制造业等。
-
Cosmose AI:
- 简介:新加坡AI数据分析平台,使用AI分析来跟踪店内客流量并与在线购物者互动。
- 技术特点:将线下商店与线上广告连接起来,预测消费者的线下购物行为。
- 应用领域:零售、广告优化、消费者行为分析等。
新加坡政府如何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在支持人工智能(AI)发展方面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制定国家战略、投资基础设施、培养人才、推动公共部门应用、促进数据共享与安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1. 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 国家人工智能战略(NAIS):2019年,新加坡政府发布了首个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强大影响力。2023年,推出了NAIS 2.0版本,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提升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潜力。
- NAIS 2.0的目标: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最大化价值创造,赋予个人、企业和社区信心、辨别力和信任感来使用人工智能。
2. 投资基础设施
- 高性能计算能力:新加坡政府显著增加了高性能计算能力,建设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以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 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政府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的发展,吸引了全球顶级云服务提供商在新加坡投资和布局。
3. 培养人才
- 吸引顶尖人才:新加坡政府通过设立奖学金计划和吸引世界级的人工智能人才来新加坡工作,计划将人工智能从业者的数量提升到15000人。
- 行业特定的培训项目:通过行业特定的人工智能培训项目提升劳动力技能,使劳动力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
4. 推动公共部门应用
- 开放政府数据:新加坡政府开放公共数据,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用例提供支持,加速公共部门的人工智能应用。
- 支持创新监管环境:保持一个支持创新的人工智能监管环境,同时确保适当的保护措施。
5. 促进数据共享与安全
- 数据服务和隐私增强技术:增强数据服务和隐私增强技术能力,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
- 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弹性:确保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所有系统所有者的安全和弹性基线。
6. 加强国际合作
- 国际治理和合作:新加坡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