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既包含历史的内容,也具有政治属性,但主要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从定义、课程性质和目标、具体内容以及学术定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定义与课程性质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文件规定设立。这门课程不仅涉及历史知识,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课程目标与教育功能
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从1840年**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刻认识中国***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通过这些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3. 课程内容与特点
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以及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等。其重点在于揭示中国社会和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同时突出中国***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4. 学术定位与历史属性
虽然《中国近代史纲要》包含历史内容,但它并非单纯的历史课程,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历史叙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强调中国***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纲要》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历史与政治属性。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历史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