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将全面实施新高考政策,涉及考试科目、考试模式、录取政策等多个方面的调整。以下是关于2025年山西高考使用的试卷类型及相关政策的详细信息。
2025山西高考使用的试卷类型
全国二卷
- 试卷类型:2025年,山西省预计将继续使用全国二卷,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
- 命题机构:这些科目的试题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确保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和评价公平性。
自主命题科目
- 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考生需从中选择一门。
- 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生需从中选择两门。
- 命题机构:这些科目的试题由山西省教育考试院自主命题,旨在更好地反映山西省的教育水平和考生特点。
2025山西高考政策的变化
“3+1+2”模式
- 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以及物理或历史一门首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两门再选科目。
- 考试安排:考生需在每年的6月7日至9日参加考试,具体时间安排以教育部统一公布为准。
等级赋分制
- 赋分规则:再选科目的成绩将按照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赋分区间。
- 转换规则:原始分按照一定比例转换为等级分,确保不同科目间的成绩可比性和公平性。
录取政策
- 招生计划:普通类招生计划按照物理和历史科目组合分别编制,艺术类和体育类招生计划不分首选科目组合。
- 志愿填报:考生需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并结合高校的专业要求填报志愿。
2025山西高考的备考策略
基础知识的巩固
- 语文:注重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论述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 数学:强化基础题型的练习,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 英语:提高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加强词汇和语法的学习。
综合性能力的提升
- 物理/历史: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综合题的解答。
-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赋分规则,调整答题策略。
适应性训练
- 模拟考试:参加全省统一的适应性模拟演练,熟悉新高考的考试流程和规则。
-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注重答题节奏和时间管理。
2025年山西省将采用全国二卷和自主命题科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高考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3+1+2”模式、等级赋分制和录取政策的调整。考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性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参加适应性训练,熟悉新高考的考试流程和规则,以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5年山西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2025年山西新高考的考试科目实行“3+1+2”模式,具体如下:
-
3门全国统考科目:
- 语文
- 数学
- 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任选1门,含听力)
-
1门首选科目:
- 物理或历史,考生须从中选择1门
-
2门再选科目:
- 思想政治
- 地理
- 化学
- 生物学
考生须从这4门科目中选择2门
山西2025新高考的考试形式和以往有何不同?
山西2025新高考的考试形式与以往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
考试模式的变化:
- “3+1+2”模式:2025年山西高考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2”为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这种模式扩大了考生的选择面,促进了考生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发展。
- 取消文理分科:以往的高考模式是文理分科,而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组合。
-
赋分制度的引入:
- 等级赋分: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制度,适用于再选科目(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考生的原始分按照一定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再根据等级转换为分数。这种赋分方式旨在消除不同科目难度差异对成绩的影响,提高考试的公平性。
-
志愿填报方式的变化:
- “院校专业组”模式:从2025年起,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由“院校”调整为“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包含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选择相应的“院校专业组”进行填报。这种方式提高了志愿填报的精准度,减少了调剂录取的情况。
-
考试时间安排:
- 考试时间:2025年高考时间安排在6月7日至9日,其中语文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含听力)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选考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
招生计划编制:
- 普通类招生计划:普通类招生计划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分别编制,艺术类和体育类招生计划不分物理、历史科目组合,统一按艺术类或体育类编制。
山西2025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方式有什么变化?
2025年山西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方式发生了多项重要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志愿填报单位变化:
- 从“学校”转变为“院校专业组”,即一个学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考生需按照“1个院校专业组+多个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
志愿数量增加:
- 考生可以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
录取批次合并:
- 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分本科、专科两个批次录取。提前批分为A、B、C三段,其中A段和C段一般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录取,B段及本科批、专科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
投档模式变化:
- 实行平行志愿和非平行志愿两种投档模式。平行志愿投档模式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投档。非平行志愿则按院校规定的规则录取,一般适用于提前批的A段和C段。
-
专业调剂:
- 考生需要在“院校专业组”内选择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
-
综合素质评价:
-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展开,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