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重修是学生在某门课程未能取得理想成绩或未通过考试后,重新学习并获得学分的机会。以下是详细的申请重修步骤和要求。
重修申请的条件和对象
重修对象
- 成绩不及格:学生因缺课(含病假、事假、旷课等)累计超过课程所在学期教学时数三分之一的课程;总评成绩不及格,且经过正常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课程;考试作弊的课程;纯实践类不及格的课程;重修后仍不及格的课程。
- 学籍异动:转专业、留级、复学等有学籍异动的学生,部分课程可以申请补修。
不予重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每学期均可选课)不安排重修;专业选修课重修须咨询院系教务办。
重修申请的流程
网上申请
- 登录系统:学生需登录教务管理系统,点击“报名申请”→“重修报名”进行网上报名。
- 选择课程:选择需重修的课程,点击“查询”按钮查看课程开设情况。
- 确认修读学期:选择原修读学期与本学期一致的课程,体育课不限学期。
- 报名课程:在课程最右边点击“报名”,重修考试时间默认为“期末考”。
- 缴费:报名后点击右侧黄色长条框“重修报名信息”查看已选课程,需在缴费前点击已选课程右边红色“退选”按钮进行退选。
线下申请
学生需填写《课程重修申请表》,经所在学院领导审批,递交所在学院的教学秘书审核,再由开课单位审核通过后,将申请表交至教务处处理。
重修申请的时间和方式
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3月4日至3月14日,具体时间因学校而异。
报名方式
网上申请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线下申请需填写申请表并提交至教务处或开课单位。
重修申请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缴费:报名后务必立即缴费,报名结束后不缴费的视为报名不成功。
- 课程冲突:重修课程与正常上课课程冲突时,可申请免听或缓考。
- 成绩记载:重修课程成绩合格的,成绩如实记载,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绩点为0;申请免重修的成绩按60分计,绩点为0。
申请重修需要了解学校的具体规定和流程,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或线下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重修申请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学校的相关规定。
重修申请通常在哪个时间段开放
重修申请的时间段因学校和学期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段安排: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 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2月24日(周一)12:00至2月28日(周五)22:00。
- 填表报名时间:2025年2月24日(周一)至2月28日(周五)16:50。
-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 第一阶段报名时间:3月1日10:00至3月4日17:30。
- 第二阶段报名时间:3月9日10:00至3月12日17:30。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 报名时间:2024年9月18日前。
重修课程的选择有哪些限制
重修课程的选择存在多方面的限制,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限制条件:
-
课程开课学期限制:
- 重修课程必须在实际开课的学期进行,非开课学期不允许重修。一般情况下,课程在一个学年内只开一次,具体开课学期可以咨询学院教学秘书。
-
跨学院跨专业选课限制:
- 虽然允许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课,但必须是同一课程号的课程。例如,如果某课程在不同学院有不同的课程号,则不能跨学院选课。
-
选课方式和时间限制:
- 重修选课采用“先选先得、选满为止”的方式,课容量已满的教学班将无法选入。学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课时间内完成选课,逾期未报名的学生视为放弃重修资格。
-
课程冲突限制:
- 如果重修课程与学生现有的课程时间冲突,系统会提示冲突率。达到一定冲突率(如30%)将不允许选课,只允许选择自修。
-
理论与实践课程分离限制:
- 对于包含理论和实践的课程,重修学生必须同时选择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教学班,未选实践学时的选课无效。
-
特殊课程重修限制:
- 体育课不进行网上选课,需填写申请表并在指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报名。其他特殊课程(如实验类课程)也有特定的重修要求。
-
实验班和体优班限制:
- 非体优班、非实验班学生不得选择实验班及体优班的课程。艺术类专业、体优班的学生应选择本专业的课程,避免选择单组班或其他专业的课程。
-
跨校区选课限制:
- 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跨校区报名参加课程重修,特殊情况需跨校区重修选课的,需咨询学院教务办或教务处。
-
重修班和自学重修限制:
- 延长学制和返校进修的学生只能跟班重修,不能自学重修,且不能参加单组班课程重修。
-
学分和课程数量限制:
- 每个学生单学期最高修读的学分上限为40学分。每位学生申请及格重修的课程一学期不能超过2门或6学分。
-
免修限制:
- 某些课程(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在获得特定证书后可以申请免重修,具体要求视学校规定而定。
重修申请被拒绝后如何申诉
重修申请被拒绝后,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申诉:
确定申诉理由
- 重大行政错误:如成绩录入错误、评估程序不当等。
- 考试考核问题:考试未按照规定进行,或评分存在明显偏差。
- 学术诚信问题:裁决过程中存在程序错误或证据不足。
- 不可控因素影响:如疾病、家庭变故等导致无法正常参加考试或重修。
准备申诉材料
- 申诉信:详细阐述申诉理由,包括事件经过、影响及证据材料。
- 证明材料:如医疗证明、成绩单、考试试卷等,以支持申诉理由。
提交申诉
- 咨询教务处:在提交正式申诉前,先向教务处咨询申诉流程和要求。
- 在线申请:通过学校提供的在线申诉系统提交申诉材料。
- 注意时效: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诉,以免错过申诉期限。
等待审核与结果
- 初审:学校会对申诉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 听证会:如申诉被受理,学校可能会安排听证会进一步审议。
- 最终决定:学校会根据听证会结果作出最终裁决,并通知学生。
申诉结果处理
- 申诉成功:学校可能会更改原决定,允许重修或重新评估。
- 申诉失败:如申诉理由不充分,学校将维持原决定。此时,学生可以考虑其他补救措施,如再次重修或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