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具体时间安排已经公布。以下是关于大赛时间安排、赛项设置和相关信息的详细介绍。
大赛整体时间安排
大赛启动时间
- 启动时间:2025年1月15日左右。
- 选拔赛开始时间:即日起到2025年2月16日。
大赛结束时间
- 高职组比赛时间:3月20日左右开始。
-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赛项结束时间:3月30日。
-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赛项结束时间:3月23日。
具体赛项时间安排
中职组比赛时间
-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3月28日-30日。
-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3月21日-23日。
高职组比赛时间
- 英语口语:2024年9月30日-10月9日(校内初赛),具体省赛时间未详细列出。
- 文化艺术类声乐、器乐表演:2025年2月24日-25日。
- 康复治疗技术:2025年2月26日-27日。
比赛地点和承办院校
比赛地点
- 具体比赛地点:各承办院校各自的校区内。
- 承办院校:包括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
承办院校列表
- 农林牧渔赛道: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
- 资源环境与安全赛道:扬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 能源动力与材料赛道: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等。
- 土木建筑赛道: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等。
- 装备制造赛道: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
- 电子与信息赛道: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
- 医药卫生赛道: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
- 财经商贸赛道: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等。
- 旅游赛道: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等。
- 文化艺术赛道: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等。
- 新闻传播赛道: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教育与体育赛道: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 公安与司法赛道: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公共管理与服务赛道:江苏省淮安中等专业学校。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于3月20日左右开始,具体赛项如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等在3月中下旬进行。大赛的启动时间和具体赛项的时间安排已经明确,各承办院校也在积极准备。希望参赛师生能够充分利用时间,积极备赛,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5年江苏省技能大赛的参赛对象有哪些?
2025年江苏省技能大赛的参赛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职工组:
- 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职工,非本省户籍的要求在江苏工作1年以上,且缴纳1年以上社会保险费。
- 省内各类院校在职教师。
- 年龄不超过60周岁(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 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荣获二等奖以上的选手不得参加职工组的比赛。
-
学生组:
- 省内各类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高等院校在校学生。
- 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荣获二等奖以上的选手不得参加学生组的比赛。
-
教师组:
- 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且在2022年5月1日之前入职的专任教师。
-
自由职业者:
- 凡是在江苏省工作或学习的自由职业者等各类劳动者,均可报名参赛。
2025年江苏省技能大赛的奖项设置和评选标准是什么?
2025年江苏省技能大赛的奖项设置和评选标准如下:
奖项设置
-
选拔赛奖项设置:
- 选拔赛设一二三等奖,分别占参赛队总数的10%、20%、30%。
-
省赛奖项设置:
- 省赛的具体奖项设置未在文档中明确提及,但通常省赛会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具体比例和数量会根据参赛队伍的数量和比赛项目的要求进行调整。
-
全国决赛奖项设置:
- 全国决赛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可获得“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认定为省级教学名师,并按有关规定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已有技师职业资格的晋升为高级技师)。
评选标准
-
选拔赛评选标准:
- 选拔赛主要根据参赛选手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选,具体标准包括选手的专业技能水平、现场表现、作品质量等。
-
省赛评选标准:
- 省赛的评选标准通常会参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规范,重点考核选手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
全国决赛评选标准:
- 全国决赛的评选标准更为严格,通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全面评估选手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2025年江苏省技能大赛的命题思路和难度系数如何?
2025年江苏省技能大赛的命题思路和难度系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命题思路
-
行业需求导向:
- 大赛紧密围绕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设置了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设备操作、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企业管理与运营四大模块。这些模块涵盖了物流行业的各个方面,旨在选拔出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优秀技能人才。
-
理论与实践结合:
- 初赛采用线上答题形式,主要考察选手的理论知识;复赛则是现场操作,考察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决赛采用工程路演的形式,综合考察选手的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这种多层次的考核方式确保了选手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
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
- 在命题上,大赛注重选手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决赛阶段的工程路演要求选手展示自己的创新项目,评委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评分。
-
跨学科融合:
- 大赛鼓励跨学科的知识应用,特别是在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模块,选手需要掌握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体现了现代物流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难度系数
-
初赛:
- 初赛主要考察理论知识,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总分100分。难度适中,主要测试选手对物流行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
复赛:
- 复赛采用现场操作形式,难度较大。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物流设备操作和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两项任务,每项任务占总成绩的50%。这要求选手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
决赛:
- 决赛采用工程路演形式,难度最高。选手需要准备一个完整的物流工程方案,包括工程背景、目的、实施策略、预期成果等。评委根据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评分,这要求选手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