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程造价行业仍具备发展前景,但需适应技术变革与市场需求调整。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行业基本面支撑
- 城镇化与基建需求
中国城镇化率预计2025年达68%,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及新基建(如5G基站、数据中心)等领域将持续释放需求,带动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增长。
- 政策导向
国家推行清单计量、市场询价模式,强化全过程造价管控,可能增加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技术变革的影响
- BIM与AI的融合
BIM技术可提升50%以上效率,但仅替代基础算量(30%工作量),核心成本分析与合同管理仍需人工参与。AI和大数据将用于成本预测、风险评估及优化方案设计。
- 装配式建筑与模块化设计
新型建筑模式推动预制构件成本控制,要求造价师掌握相关技术并适应标准化设计流程。
三、市场细分机会
-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建筑普及,涉及碳排放成本核算、节能材料估价等新业务领域。
- 全过程造价管理
EPC、PPP等新模式要求提供设计优化、合约规划、风险防控等全链条服务,推动行业向综合咨询转型。
四、挑战与应对建议
- 传统业务压力
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传统住宅开发需求萎缩,三、四线城市竞争加剧,需向城市更新、基础设施等领域转型。
- 技能升级需求
从业者需掌握BIM建模(如Revit)、Python、AI工具等,复合型人才缺口可能扩大。
- 国际化趋势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基建“走出去”,熟悉FIDIC条款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增加。
总结
2025年工程造价行业在城镇化、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仍具备增长潜力。但需主动适应BIM、AI等新技术,拓展至绿色建筑、全过程咨询等新兴领域,并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