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96个志愿中必填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一、基础必填信息(核心部分)
- 考生基本信息
-
考生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
-
报考科类(如文科/理科/综合)。
- 志愿基本框架
-
志愿批次(如提前批/常规批)。
-
院校代号、专业代号。
-
是否服从调剂。
二、录取相关必填信息
- 院校与专业选择
-
指定院校名称或院校代号。
-
必须填报专业名称及学科类别(如数学、物理等)。
- 录取方式与学制
-
选择录取方式(如统招/专项计划)。
-
学制类型(本科/专科/高职)及学位要求(学士/硕士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地域与职业规划 :部分地区要求或建议填写学校所在地区,部分考生需结合职业规划选择。
-
志愿顺序策略 :建议采用“冲一冲(20-30个)、稳一稳(30-40个)、保一保(20-30个)”的填报策略,确保有保底志愿。
四、非必填但建议填写的内容
-
附加说明 :部分院校接受考生补充说明材料,可补充兴趣爱好、获奖情况等。
-
职业前景 :部分院校要求或建议填写专业就业方向,可作为志愿参考。
特别说明 :不同省份对志愿填报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建议考生以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指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