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色彩静物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 构图起稿 :
-
使用熟褐色起稿,定好桌面的前后空间分割线。起稿的颜色根据画面色调决定,色调偏暖时可用较暖的颜色。
-
勾勒出各物体的基本形状,注意透视产生的比例关系,适当表现受光与背光的关系。
- 铺大色调 :
-
迅速铺出画面整体色调关系,注意物体的动态和硬度,用大的笔触概括出物体的颜色及大致体积关系。
-
不要被细节吸引,以免使物体变得孤立,注意画面的冷暖关系、物体的虚实关系以及光源的方向。
- 深入刻画 :
-
对暗部进行深入塑造,区分出每个物体在静物中暗部的冷暖变化关系,做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对亮部进行深入塑造,区分出每个物体在静物中亮部的冷暖变化关系,注意物体的形体特征和用色塑造。
-
结合物体的形体特征,进行用色塑造型,深入刻画,同时兼顾冷暖、虚实等关系。
- 调整画面整体关系 :
-
多观察、多思考、多比较,动图演示局部分步教学,塑造物体精彩部分。
-
完善局部刻画,调整画面节奏关系,注意画面的整体性及丰富性,明确画面的视觉中心。
- 使用干湿技法 :
-
湿画法:颜料水分较多,作画时前笔上去,不等干,后笔紧接画上,适用于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和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部。
-
干画法:底色干了之后画上去,笔触明显,适用于表现明暗对比强烈、粗糙厚实的物体,如阳光下的建筑物、石块,以及物体的受光面和近景。
- 注意光影关系 :
- 光影关系是决定画面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关键因素,要注意观察光线的来源和投射方向,以及物体受光和背光面的变化。
- 练习与总结 :
-
选择合适的静物进行练习,如水果、花瓶等,帮助掌握色彩的运用和物体的质感表现。
-
多看一些优秀的范画,从中找出规律,提升色彩感觉。
-
在绘画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和练习,分解画面,从简单的物体开始,逐步掌握复杂的色彩运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逐步掌握色彩静物的绘画技巧,提高画面的整体感和空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