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考试主要包括三门科目,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以下是对这三个科目的详细介绍。
中级会计考试的科目
《中级会计实务》
该科目是中级会计考试的核心,内容涵盖会计基础知识、财务会计实务、会计调整与合并报表等方面。具体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等复杂投资业务的处理,以及收入、所得税、借款、职工薪酬、政府补助等重要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
《中级会计实务》的难度较大,内容覆盖面广,注重对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和较强的理解能力,适合有一定会计基础的考生。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主要考察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包括财务分析与预算、筹资与投资管理、营运资金与利润分配管理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体系等财务分析方法,以及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与编制方法,企业筹资方式与资本成本计算、资本结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分析等。
该科目内容抽象,公式较多,计算量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适合数学基础较好、计算能力强的考生。
《经济法》
《经济法》主要考察与公司、合同、金融、财政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公司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等。具体内容包括公司法人财产权制度、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股权转让、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与义务、公司财务与会计的基本要求以及利润分配、合并与分立、增资与减资等规定。
该科目知识点繁多且易混淆,但理解难度不大,需要考生花时间记忆。适合记忆力较强且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考生。
各科目的具体内容
《中级会计实务》
具体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知识、财务会计实务、会计调整与合并报表等方面。会计基础知识涉及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等;财务会计实务重点考察各类资产的核算、复杂投资业务的处理以及重要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调整与合并报表包括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差错更正等会计调整事项,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与抵销分录的处理。
该科目的难点在于综合性和实务性较强,需要考生具备整体性思维,能够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
《财务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财务分析与预算、筹资与投资管理、营运资金与利润分配管理等内容。财务分析与预算要求考生掌握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体系等财务分析方法;筹资与投资管理涉及企业的筹资方式与资本成本计算、资本结构决策,以及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分析等;营运资金与利润分配管理主要包括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以及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与选择等。
该科目的难点在于公式多且抽象,计算量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经济法》
具体内容包括公司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等。公司法律制度中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股权转让等内容是考试的重点;物权法律制度涉及物权变动制度、所有权取得、共有、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以及留置权等规定;合同法律制度包括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保全、变更、转让、解除以及违约责任等规定;金融法律制度包括票据法、证券发行与交易制度以及保险合同等规定。
该科目的难点在于知识点繁多且细碎,需要考生花时间记忆和理解。适合记忆力较强且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考生。
考试形式和题型
考试形式
中级会计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考生在计算机上答题。考试系统会提供必要的计算器等工具。无纸化考试形式对考生的计算机应用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考生需要提前熟悉机考操作。
考试题型
《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经济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
不同科目的题型和分值分布有所不同,考生应根据各科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中级会计考试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门科目。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重点,考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科目搭配,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提前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以确保顺利通过考试。
中级会计考试的各科目备考策略有哪些?
中级会计考试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个科目,每个科目的备考策略都有所不同。以下是针对每个科目的详细备考策略:
中级会计实务
-
重要性排序:
- 第一梯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收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得税、财务报告(占50%+分值)。
- 第二梯队: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借款费用、债务重组、租赁(占20%-30%分值)。
- 第三梯队:资产减值、职工薪酬、或有事项、政府补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币折算、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占10%-20%分值)。
- 第四梯队:概述、企业合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占5%-10%分值)。
-
备考策略:
- 理解为主:该科目内容繁多且综合性强,需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 重点章节:集中精力复习第一梯队的重点章节,确保掌握。
- 多做题:通过做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特别是主观题的练习。
财务管理
-
重要性排序:
- 第一梯队:筹资管理(下)、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占60%+分值)。
- 第二梯队:总论、财务管理基础、预算管理、筹资管理(上)、收入与分配管理(占20%-30%分值)。
-
备考策略:
- 公式推导:理解并推导公式,增强记忆。
- 大量练习: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特别是计算题。
- 错题整理:整理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经济法
-
重要性排序:
- 第一梯队:公司法、合同法、物权法、金融法律、税法部分(占70%+分值)。
- 第二梯队:总论、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占20%-30%分值)。
-
备考策略:
- 口诀记忆:采用口诀记忆法,帮助记忆法律条文。
- 案例分析:结合案例理解法条,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 多做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特别是主观题的练习。
备考时间规划
-
基础阶段(2-3个月):
- 全面学习:系统学习各科目基础知识,理解法律条文和公式。
- 章节练习:每学完一章做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强化阶段(1-2个月):
- 重点复习:针对高频考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复习。
- 错题整理:整理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
冲刺阶段(1个月):
- 模拟考试:按考试时间做模拟题,熟悉考试节奏和题型。
- 查漏补缺:回顾笔记和错题,强化记忆,调整心态。
备考工具
- 教材:官方教材是备考的基础,需全面掌握。
- 辅导书:如《轻松过关》系列,帮助理解难点。
- 网课: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系统学习。
- 题库:历年真题、模拟题、章节练习题等,提升解题能力。
中级会计考试各科目难度分析
中级会计考试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门科目,每门科目的难度和特点如下:
1. 《中级会计实务》
- 难度:这是三门科目中难度最大的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
- 内容:涵盖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会计处理方法等,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多个方面。
- 难点: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所得税会计、收入确认等章节是传统难点,需要深入理解和大量练习。
2. 《财务管理》
- 难度: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大,逻辑性强。
- 内容:包括财务分析、预算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收入分配管理和税务管理等多个模块。
- 难点:公式多且复杂,如货币时间价值、资本成本、财务杠杆系数等,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经济法》
- 难度:这是三门科目中相对较简单的一门,但记忆量大。
- 内容:主要涉及合同法、公司法、税法等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
- 难点:虽然知识点较多且杂,但逻辑性和系统性相对较强,考生只需理清各个法律条款之间的关系,便能有效应对考试。
中级会计考试各科目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级会计考试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科,以下是各科目的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级会计实务》
- 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 答题技巧:
- 单项选择题:使用排除法和逆向思维,不确定时结合常识判断。
- 多项选择题:谨慎选择,少选可得部分分,注意选项间的关联性。
- 判断题:避免绝对化表述,如“总是”、“绝不”,不确定时宁可全选。
- 计算分析题:分步骤书写,即使不会也要写出相关会计分录。
- 综合题:仔细阅读题干,理清思路,逐步作答。
《财务管理》
- 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 答题技巧:
- 单项选择题:审题,注意关键词,使用排除法。
- 多项选择题:谨慎选择,少选可得部分分,注意选项间的逻辑关系。
- 判断题:关注绝对性与相对性词汇,不确定时宁可全选。
- 计算分析题:列出计算过程,即使结果错误也能得步骤分。
- 综合题:整合知识点,理清思路,逐步作答。
《经济法》
- 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 答题技巧:
- 单项选择题:熟悉考题,注意反向提问,使用排除法。
- 多项选择题:谨慎选择,少选可得部分分,注意选项间的逻辑关系。
- 判断题:不确定时宁可全选,避免绝对化表述。
- 简答题:明确观点,引用法条,结合题目简述。
- 综合题:跨章节考查,理清思路,逐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