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
舞蹈考试的分级体系因舞种和机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综合权威信息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主要分类方式:
一、按年龄划分的13级体系(中国舞蹈家协会标准)
- 普及型级别(1-10级)
-
适用年龄:4-13岁
-
分级特点:
-
一级(4-5岁):基础动作训练(如横叉、下腰抓脚)
-
二级(5-6岁):增加地面训练和简单把杆动作
-
三级(6-7岁):引入中国古典舞或民间舞元素
-
四级(7-9岁):基础技巧与简单编曲结合
-
五级(8-10岁):提升技巧难度和表现力
-
六级(9-11岁):增加即兴表演要求
-
七级(10-12岁):强化舞蹈表现与情感传递
-
八级(11-13岁):半专业级训练,注重艺术表现力
-
九级(12-14岁):技巧与编曲能力提升
-
十级(13-15岁):接近专业水平
-
十一级(14-16岁):半专业级核心技能训练
-
十二级(15-17岁):高级技巧与舞台表现结合
-
十三级(16-18岁):专业级训练方向
- 半专业级别(11-13级)
-
适用年龄:14-18岁
-
特点:课程难度大幅提高,包含即兴表演、完整舞蹈片段等综合性要求。
二、其他分类方式
-
技巧难度划分 :部分考级将1-10级定义为普及型,11-13级为半专业型,但未明确年龄划分。
-
舞种差异 :如芭蕾舞考级通常分为8级(1-8级),国标舞考级为12级(1-12级)。
三、补充说明
-
考试内容 :各级别均需通过技巧、节奏、表情等考核,部分级别需配合音乐完成指定舞蹈。
-
晋级规则 :通常需通过连续考试,但具体连考次数因地区而异。
以上信息以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体系为主,其他舞种或机构可能存在级别划分差异。建议考生根据自身年龄、学习目标选择对应考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