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证和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存在多方面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定义与性质
- 会计证:会计证通常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资格凭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 “上岗证”。不过,自 2017 年 11 月 4 日起,从事会计工作不再需要取得该证书,其已不再是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
- 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属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是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水平的认定,代表着持证人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担负财务会计工作。
- 报考条件
- 会计证:在取消之前,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无学历要求、无年龄限制、无专业限制,一般情况下只要报名即可参加考试。
- 初级会计职称证书:需具备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同时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 考试内容
- 会计证: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
- 初级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需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初级资格证书。
- 职业发展
- 会计证:在过去,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一般从出纳等最基础的岗位做起,逐步积累实务经验,慢慢晋升。
- 初级会计职称证书:有了该证书,在就业竞争方面更具优势,能从事出纳、会计等工作,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可向会计主管、财务经理等职位发展。并且,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往往与工资、福利、奖金挂钩,能为持证人带来更好的职业发展和待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