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目标为85%。这一目标旨在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普通话普及目标
全国普通话普及率目标
- 目标设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到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目标为85%。
- 具体措施: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国家语委联合印发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高工程和推普推动乡村振兴计划施行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基础较薄弱的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在现有基础上增强6—10个百分点,接近或达到80%的基本普及目标。
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普及目标
- 民族地区:在民族中小学推行三科统编教材并达到全覆盖,确保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农村地区:通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促进师生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生活交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推动乡村教育、文化、产业、人才和组织振兴。
普及措施
教育领域的推广
- 学校作为基础阵地: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
- 教师培训:提高班主任和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严格落实教师持班主任资格证书和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乡村振兴计划
- 教育振兴: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五育”融合发展,推广开设诵读、书法、篆刻等语言文化“第二课堂”,丰富乡村校园文化。
- 文化繁荣:实施经典润乡土计划,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经典文化乡村行活动,挖掘整理乡规民约、地方戏曲、俗语民谣等乡村优秀语言文化资源。
政策背景
政策文件依据
-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85%的目标,并提出了五项任务,包括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基础能力建设、增强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提升中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高工程和推普推动乡村振兴计划施行方案》:该方案是“十三五”时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和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接续升级,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的具体目标。
到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目标为85%,这一目标将通过加强教育领域的推广、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以及依据相关政策文件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设定和推广,将有助于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