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系和表演系的考试难度都较大,难以简单地评判哪个更好考,以下从多个方面为你分析:
- 招生情况
- 表演系:招生人数一般相对较多,但报考人数众多,竞争极为激烈。例如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 2018 年报考人数 9693 人次,录取 50 人,报录比约 194:1。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表演专业 2018 年报录比高达 263:1。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 2018 年竞争比例高达 327:1。
- 导演系:招生人数较少,如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每年仅招 20 人左右,但其报考人数也很多,报录比也很高,2018 年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电影导演)专业报录比约 225:1。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2018 年报录比为 134:1。
- 考试内容
- 表演系:重点考查声台形表等方面的能力。考试通常分为初试、复试和三试。初试包括简单自我介绍、台词朗诵、声乐演唱、形体展示等;复试内容与初试类似,表演题型一般是集体小品;三试会更注重考生的潜质,可能有形体的规定动作学习等。对考生的外形条件、声音条件、表演天赋、形体协调性等有较高要求,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
- 导演系:需要兼具创作能力和文化素养,考试内容包括文艺和社会常识、影片分析、命题故事构思、集体小品、口试等。比如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考试,考官会指定一篇短文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会考查命题表演中考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通过让考生写影评来考查其对影片的理解、对拍摄手法等的分析能力。这要求考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能力。
- 文化课要求
- 表演系:通常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但不同学校有所差异。一些知名艺术院校的表演系,文化课成绩也需达到一定标准,不过一般会低于导演系。
- 导演系:文化课要求逐年提升,部分学校的导演专业需达到一本线的 70% - 80% 以上,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
- 个人素质要求
- 表演系:考生需要有良好的外形条件、较强的表演天赋、丰富的情感、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等,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声乐、舞蹈基础。
- 导演系:考生需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鉴赏能力。
总体而言,如果你有突出的表演天赋、外形条件良好、擅长声乐舞蹈等,可能会觉得表演系相对容易一些;如果你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文学素养较高且文化课成绩较好,那么导演系可能更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