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以下是每个阶段的必考科目及其特点:
1. 专业阶段(必考科目)
专业阶段是CPA考试的基础,考生需要通过以下六门科目:
会计
作为核心科目,会计内容广泛且难度较大,涵盖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能力。审计
涉及审计原理、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求考生掌握审计思维和方法。财务成本管理
包括财务管理、成本计算和控制等内容,以计算量大、公式多为特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财务决策和成本控制技能。经济法
涉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相对简单但考试范围广泛,要求考生理解并记忆相关法律知识。税法
涉及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政策和税务管理,记忆内容较多,但考试难度适中,注重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涉及企业战略规划、风险评估与应对等,内容较为综合,要求考生具备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
注意事项:
- 专业阶段六门科目成绩的有效期为5年,考生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否则成绩作废。
2. 综合阶段(必考科目)
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后,考生可参加综合阶段考试,该阶段仅设一门科目:
-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内容综合运用专业阶段所学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注意事项:
- 综合阶段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考生可以多次尝试,直到通过为止。
总结
CPA考试的必考科目包括:
- 专业阶段: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门)。
- 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备考时间,优先攻克核心科目,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