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初级会计后备考 CPA,以下是一些建议:
了解 CPA 考试
- 考试科目:CPA 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有会计、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六门科目。综合阶段是对职业能力的综合测试。
- 科目特点:会计内容多、难度大、综合性强,是基础科目;审计逻辑性强、语言晦涩、实务性强;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大、公式多、题目灵活;税法知识点琐碎、政策更新快、计算与记忆并重;经济法记忆量大、法律条文多、题目较为直接;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内容较少、框架清晰、偏重记忆和理解。
明确报考科目
- 报考一门:推荐会计、税法、经济法其中一科。会计是其他科目的入门基础;税法和经济法比较依赖记忆,难度较小,易于通过,能增强备考自信心。
- 报考两门:可以选择会计 + 税法,这两科知识点联系紧密,如所得税和增值税等知识点;也可以选择会计 + 经济法,属于难易结合的搭配,能缓解备考压力。
- 报考三门:学霸级的搭配是会计 + 税法 + 经济法,将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复习时可更换科目学习,避免疲惫。
制定学习计划
- 基础阶段: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内容,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追求速度,确保质量,为后续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 强化阶段:在基础阶段的基础上,对重点、难点知识深入学习和突破,通过做大量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 重点突破阶段:针对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项训练,解决遗留的问题和难点。
- 冲刺阶段: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全面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查缺补漏,按照考试时间要求进行全真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环境,提高答题速度和应试能力。
掌握学习方法
- 会计:注重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确认、计量、减值、处置、转换等知识点,通过大量练习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做题速度。
- 审计:理解审计的思维模式和审计程序,通过做题培养审计的感觉和思路。
- 财务成本管理:多计算和多理解公式,通过大量练习加深理解。
- 税法:归纳总结知识点,通过做题巩固记忆,关注政策变化。
- 经济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法律条文,结合案例学习。
-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背诵重点章节,掌握几个关键点。
合理安排时间
多数考生是上班族,要利用好零碎时间,如上下班路途中、午休时间等。晚上建议结合网课学习,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提高学习效率。
保持良好心态
备考 CPA 是一场持久战,考试内容多且难度大,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精心准备。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及时调整,可多参加相关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经验,互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