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故事结构是一种帮助创作者组织叙述、创建引人入胜故事结构的工具。许多经典作品都采用了这些框架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深度。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框架故事结构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经典故事框架
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由约瑟夫·坎贝尔发展,描述了主角从平凡世界出发,经历一系列冒险和挑战,最终获得成长和回报的过程。这一框架广泛应用于电影、小说等叙事作品中。《魔戒》是这一框架的经典应用,展示了弗罗多·巴金斯从夏尔到末日火山的冒险旅程。
英雄之旅框架通过明确的阶段划分,帮助创作者构建紧张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冲突,使得故事结构清晰且富有层次感。
三幕结构
三幕结构将故事分为三个部分:设置、对抗和解决。第一幕介绍背景、人物和冲突;第二幕展现主角面对挑战的过程;第三幕达到高潮并解决冲突。《星球大战》系列是这一结构的典型代表。
三幕结构因其清晰性和简洁性而备受编剧和小说家的青睐。通过明确区分设置、对抗和解决,它确保了节奏良好、引人入胜的叙述。
弗莱塔格金字塔
弗莱塔格金字塔由古斯塔夫·弗莱塔格创建,分为五个部分:背景介绍、上升行动、高潮、下降行动和结局。这一结构强调戏剧性张力和情节的建立与解决。
弗莱塔格金字塔适用于悲剧和其他戏剧性类型,通过详细的情节分解,确保故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引人入胜,并带来满意的结局。
故事圈
故事圈由丹·哈蒙开发,关注角色转变,由八个步骤组成:角色处于舒适区、需要、去、寻找、找到、夺取、返回和改变。这一框架强调角色的发展和转变。
故事圈适合连续的叙述,如电视剧,通过循环性质反映持续的成长和变化过程,使其在叙事上更加灵活和多变。
皮克斯六步故事框架
皮克斯的故事框架包含六个步骤:从前……(设置)、每天……(常规)、直到有一天……(激发事件)、因为这样……(进展)、整因为那样……(复杂性)、直到最终……(高潮/解决)和从那以后……(结论)。这一框架强调以角色驱动的叙述和情感参与。
皮克斯的框架以其情感深度和简洁性而闻名,通过关注角色的常规、激发事件和情感弧线,确保故事既引人入胜又具有可关联性。
故事框架的应用
《哈利·波特》系列
《哈利·波特》系列采用了英雄之旅框架,展示了哈利从普通孤儿到成为对抗黑暗势力的英雄的过程。每个阶段都精心制作,以发展角色、推进情节并传递强有力且引人共鸣的故事。
通过英雄之旅框架,J.K.罗琳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魔法和冒险的世界,吸引了全球数百万读者和观众。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通过嵌套的梦境框架,展示了主人公在多层梦境中进行的冒险和完成任务的过程。影片通过时间跳跃和多线索叙事,增强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
框架故事结构在《盗梦空间》中不仅用于推动情节发展,还通过层层递进的梦境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观众的参与感。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通过老妇人罗斯讲述的故事框架,展示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的前因后果。影片通过这一框架,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框架故事结构在《泰坦尼克号》中有效地引导了观众的注意力,通过罗斯的视角,观众得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框架故事结构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帮助他们组织叙述、塑造角色和推动情节发展。无论是经典作品如《魔戒》和《哈利·波特》,还是现代电影如《盗梦空间》和《泰坦尼克号》,这些框架都已被证明是构建引人入胜故事的有效工具。通过精心设计和应用这些框架,创作者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传达深刻的主题和情感。
推荐几本讲解框架故事结构的书籍?
以下是几本讲解框架故事结构的书籍推荐:
-
《故事》 - 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
这本书被誉为“编剧圣经”,深入探讨了故事的结构、角色的塑造、情节的设计等核心概念。麦基提出了“故事三角”理论,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多样性,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简单的故事变得复杂而引人入胜。 -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 布莱克·斯奈德(Blake Snyder)
这本书以15个“节拍表”拆解商业电影剧本结构,提供了实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适合希望提升剧本结构的编剧和小说作者。 -
《编剧的艺术》 - 约翰·特鲁比(John Truby)
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设计情节、塑造角色、构建世界观等,提供了“22个故事功能”理论,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核心在于角色的成长和变化。 -
《小说的骨架》
这本书手把手地教你布局和技巧,从人物的背景设定到结构冲突的安排,再到主题的确定,帮助写作新手轻松搭建出一个逻辑清晰、情节紧凑的故事框架。 -
《作家之旅》 - 克里斯托弗·沃格勒(Christopher Vogler)
结合“英雄之旅”模型,分析神话原型在故事中的应用,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结构和角色发展。
有哪些著名的框架故事结构作品?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框架故事结构作品:
-
《一千零一夜》:这部经典作品通过 Scheherazade 每天讲述一个故事来吸引国王,从而拯救自己的生命。每个故事本身又可以包含其他小故事,形成了多层次的框架结构。
-
《坎特伯雷故事集》:杰弗里·乔叟在这部作品中让一群朝圣者在旅途中各自讲述一个故事,框架故事是他们的旅行经历,而每个朝圣者的故事则是嵌入的主要故事。
-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的小说通过多个层次的叙述来展开故事。罗伯特·沃尔顿在给妹妹的信中讲述了弗兰肯斯坦的故事,而弗兰肯斯坦又讲述了他的创造物的故事,这种嵌套结构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
-
《盗梦空间》: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通过层层梦境的设计,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框架结构。每个梦境层次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框架,包含了一个内部故事,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叙事的层次感,也使得观众在理解上具有挑战性。
如何在小说创作中运用框架故事结构?
在小说创作中,运用框架故事结构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组织情节、塑造人物,并引导读者的情感体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框架故事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1. 冲突-行动-结局框架
这是最经典的故事框架,适用于大多数小说类型。
- 冲突:故事的开端通常引入一个主要冲突或问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行动:主角为了克服冲突而采取一系列行动,推动故事发展。
- 结局:冲突得到解决,故事达到一个明确的结局。
2. 三幕剧结构
三幕剧结构是一种经典的故事框架,广泛应用于电影和小说创作中。
- 第一幕(建置):介绍主人公、故事背景和主要冲突,设定故事的起点。
- 第二幕(对抗):情节展开,主角面临各种挑战和障碍,冲突不断升级。
- 第三幕(解决):高潮和结局,主角克服所有困难,冲突得到解决。
3.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 线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发展自然、清晰。
- 非线性结构:通过倒叙、插叙、闪回等手法打乱时间线,增加故事的悬念和层次感。
4. 多线叙事
同时讲述多条相互关联或独立的故事线,最终交织在一起,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5. 意识流结构
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按照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组织情节,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6. 环形结构
故事以开头为起点,经过一系列情节发展后,又回到开头的情境或主题上,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环,常用于表达循环、轮回等主题。
7. 套层结构
在一个大故事中嵌套多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与大故事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增加故事的层次感和丰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