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考研相比往年有以下变化:
招生政策及流程方面
- 分数线公布时间:2025 年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比往年提前了约 20 天,招生单位分数线发布、复试工作安排等也相应提前,拟录取公示期从去年的 10 天缩短到 7 天,招生录取进程全流程提速。
- 调剂工作优化:教育部统一了调剂信息的发布平台,所有招生单位接收考生调剂申请均须通过研招网的 “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 进行。统一了调剂信息发布时间,招生单位若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可从 3 月 28 日起通过统一调剂平台发布调剂信息,不得提前 “抢跑”。调剂开始工作时间也进行了统一,所有一志愿复试录取工作于 4 月 8 日以前结束,有调剂计划的招生单位 4 月 8 日起才能组织开展调剂工作。同时,对招生单位的时间安排作出要求,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 12 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不得超过 36 小时,发布拟录取或复试通知时要充分考虑考生学习、工作、休息时间等因素,给考生预留充裕的确认时间。
考试报名及人数方面
- 报名人数: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88 万人,相比 2024 年减少了 50 万人,相比 2023 年减少 86 万人,考研大军近年连续 “缩量”。
- 招生计划:2025 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统考计划招生总人数为 87.22 万人,较上年增加 1.3 万人,增长率为 1.5%。其中,专业型硕士计划招生 60.2 万人,占比 68.99%,超过总招生计划人数的三分之二,专硕招生计划人数较上年增长 1.9 万人,增幅为 3.3%;学术型硕士计划招生 27 万人,招生计划人数较 2024 年减少 0.6 万人,降幅为 2.22%。专硕的招生计划占比呈现扩大趋势。
考试分数线方面
2025 年研考国家线各个专业的分数线出现普遍下降,幅度大约在 10 分左右。降幅最大的是经济学,A 类考生的研考国家线相比 2024 年下降 15 分;文学、理学、管理类中的工程管理专业分别下降 14 分;降幅较小的是农学、会计学、图书情报学,分别下降 6 分、7 分、7 分。唯一一个分数线没有下调的专业是军事专业,与 2024 年持平。
复试考查方面
- 考查内容:更加注重综合能力评价,笔试内容强调不能是初试的重复,会根据不同研究方向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考查;面试上更侧重用案例分析、实操演示等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淘汰 “只会背书” 的考生。
- 面试形式:高校都坚持 “三随机” 管理,即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考核组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机制,让复试更加公平规范。少数学校个别专业远程面试中引入 AI 技术,防替考防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