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报名需填写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按填写模块分类):
一、基本信息
- 身份信息:姓名(与身份证一致)、性别、身份证号、民族、籍贯、生源地(高考时户籍地)、户籍所在地(现户口本地址)、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确保可接收通知)。
- 居住信息:现居住地址(具体到门牌号)、落户时间(依据户口本日期)。
二、教育背景
- 学历信息:最高学历层次(如本科、硕士)、毕业院校名称(全称)、所学专业(以毕业证为准)、毕业时间、学位信息(与学历匹配)。
- 学科成绩:需填写专业课成绩(格式如:课程名称+分数),应届生可注明毕业论文状态。
三、工作经历与基层经验
- 工作履历:包括实习、兼职、全职经历,需注明单位名称、职务、起止时间;待业或自由职业填写“无”。
- 基层经历:若报考岗位要求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如乡镇、社区等),需详细填写并注明年限。
四、家庭情况
- 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政治面貌;学生填写学校名称,农民或工人需注明务农/务工所在地。
五、奖惩与资格证书
- 奖惩记录:在校成绩、奖项、处分等,需提供纸质证明(如资格证书、奖状);补考成绩需填写补考后分数。
- 职称/证书:如工程师、会计师、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等,按实际名称填写。
六、报考职位信息
- 职位选择:报考单位名称、职位代码、部门名称,需与招考公告一致。
- 特殊条件:如是否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少数民族加分等,需勾选对应选项并提供证明材料。
七、其他补充信息
- 论文情况: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应届生毕业论文进度(非必填,但建议完整填写)。
- 考生类别:如应届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就业者)、社会在职人员等,需按实际身份选择。
八、注意事项
- 如实填写:政审阶段需核验所有信息,造假将取消资格。
- 材料证明:奖惩、基层经历等需提前准备证明材料(如证书、单位盖章文件)。
- 及时保存:每填写完一个模块点击保存,避免数据丢失;最终提交前需打印报名表备用。
以上信息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填写,确保与证明材料一致。建议提前整理资料,逐项核对后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