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 和中级会计职称都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二者的含金量体现在不同方面,难以直接评判哪个更高,以下是相关分析:
证书定位与职业发展
- CMA: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属于财务管理类证书。其职业定位主要以企业战略管理为主,着力培养懂财务、会管理、懂业务、能决策的财务精英。CMA 持证者有机会从事管理会计师、预算分析师、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CEO 等岗位,能为企业解决绩效管理、成本提升、风险评估等难题,为战略决策者提供战略支持,创造更大价值和财富。
- 中级会计职称:是国内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属于会计核算类证书。通过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是企业评定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依据。一般企业招聘会计岗位人员时,中级职称持证者会被优先考虑,在企业中晋升成本会计、总账会计、财务主管等岗位,中级职称资格通常是必不可少的。
知识体系
- CMA:知识体系包含财务、管理、业务、市场等多方面内容,考试有《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战略财务管理》两门科目,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对实际业务的理解,与业财融合趋势相契合,试题多以案例呈现,考验考生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侧重于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更注重会计核算和财务理论知识的掌握。
考试难度
- CMA:考试每年有多次机会,成绩有效期为三年,考生在三年内通过两科即为通过。对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职场财务人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因为其更注重实践应用,符合对高级财务人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要求。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科成绩两年内滚动有效,考试难度通常被认为是中等,每年考试次数较少,错过或未通过就需再等一年,对于职场人士来说,需要花费较多精力来准备,尤其是需要记忆较多的理论知识。
行业认可度
- CMA:作为全球财经领域三大黄金认证之一,能在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在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CMA 为企业提供推动整体绩效的战略决策支持,符合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很多跨国企业和大型企业都高度认可 CMA,招聘财务管理岗位时会标注 “CMA 优先”。
- 中级会计职称:是国内会计资格类认证的重要层级,在国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中具有明确的职称晋升作用,在体制外的中小私企、财务公司等单位也同样受到重视,是国内企业衡量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作为个人专业能力和工作资历的证明,有助于提升职业认可度和专业性。
薪资待遇
- CMA:一般来说,CMA 持证者如果从事管理岗位,如财务主管、财务经理、CFO 等,薪资水平会远超普通财务人员,有机会获得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 中级会计职称:拥有中级会计职称证书也能带来薪资的提升,在二三线城市,需要中级会计师资格证的岗位薪资会高于其他岗位,在一线城市薪资待遇会更好,但整体薪资水平可能略低于 CMA 持证者在管理岗位上的薪资。
如果倾向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支持,追求国际化的职业发展,CMA 的含金量较高;如果想在国内企业,尤其是体制内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中级会计职称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实际选择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工作经验、学习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甚至可以将两者都考下来,以提升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