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培训的要求
对考生的要求
报考条件
- 年龄与婚姻:现大部分专业不再有年龄限制,但部分专业仍有规定。如报考表演、编剧、作曲、导演、史论专业,年龄不超过30周岁,婚否不限;报考史论专业的考生,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有特殊贡献与才能的考生,由所在单位推荐并经省招生办公室批准,年龄可适当放宽,婚否不限;年龄在22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表演、演奏专业;25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其他音乐、影视类专业;报考作曲专业的考生无年龄限制。
- 身体条件: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要求考生身体健康,除符合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外,无色盲、色弱;报考音乐、影视类院校(专业)要求考生无口吃,无色盲、色弱;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男身高不低于172厘米,女身高不低于160厘米(严格按照身高限制)。
- 其他条件:中等艺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军队战士经大军区级政治部批准、非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符合条件的工人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
备考过程要求
- 生活方面:在奔波各考场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加强防范意识,保管好各种证件、车票、钱卡等,不要随便结交新朋友,对来访者多加谨慎;尽量保持生活起居正常,避免熬夜,以免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成绩发挥;时常关注天气情况,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严防感冒;饮食上要注意卫生,备考期间尽量做到饮食均衡,不吃辛、辣、油腻、上火的食物,以免身体不适影响考试成绩。
- 专业方面: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备考条件。如编导艺考的备考需要有文化知识的储备、作品分析的能力、特殊题型的应对以及画面组合的能力等。
- 饮食禁忌:语言、表演、声乐类考生上场考试前禁吃大蒜(容易引起声音失控,产生破音)、肥肉(油腻影响音色,无亮音)、啤酒(声带容易松弛拉不紧,声音发散);刚练完声(唱)之后,热嗓子的情况下不可吃雪糕、冰淇淋和冷饮、冰糖葫芦等,因为这些冷热强刺激对声带损害极大;不能乱吃药,禁服慎用过敏药物、抗胆碱和胃肠解痉药、磺胺类或有怪味药物以及中药含有人参、首乌、地黄等热补类药材的,避免倦怠、口干、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对培训机构的要求
资质要求
机构开展艺考培训须取得艺术类校外培训资质,做到“证照齐全”,并统一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管理。
从业人员要求
- 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或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
-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在职教职工、参与相关专业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命题、评分专家不得参与机构的培训活动。
- 机构不得聘用有性侵、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人员从事培训。
收费管理要求
- 坚持公益属性,合理定价、明码标价,防范以“顾问”“领考”“游学”等名义变相收取高额培训费。
- 实施培训预收费全额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对于集中住宿培训,应确保一次性预先收取培训费不超过3个月并全额纳入预收费监管。
宣传招生要求
严禁机构虚假营销宣传、炒作考试录取结果,严禁机构与学校在职教职员工勾连获取培训生源、组织考试作弊、干扰考试秩序。
安全管理要求
- 机构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对有肢体接触的培训项目要求场所公开、透明、安全,安装视频监控,不得在密闭环境中开展“一对一”培训。
- 严厉打击机构及从业人员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违法犯罪行为。
- 机构提供食宿等超出许可范围的服务须取得相应经营资质,并向培训主管部门报备,落实人员、场地和条件配备等要求。
- 加强学生校内外衔接管理,明确学校、家长、培训机构各方责任,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