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分地区高考加分政策详情
整体概述
高考加分政策是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让部分考生享有加分投档或优先录取等的政策,各省市在高考加分项目、条件等要求上存在区别。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 。考生若符合多项加分条件,通常只能取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部分招生项目不享受照顾加分。
部分地区具体政策
甘肃省2024年政策参考
- 加20分情况:烈士子女在全国高校的投档使用范围可加20分;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聚居少数民族考生、长居汉考生在全国高校的投档使用范围可加20分。
- 加10分情况: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在全国高校的投档使用范围加5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全国高校的投档使用范围加10分;非两州五县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专业,在甘肃省省属高校的投档使用范围加10分。
- 加5分情况:长期居住在非两州五县民族乡(镇)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专业,在甘肃省省属高校的投档适用范围加5分;2016年1月1日(不含)之前出生的甘肃省农村户籍独生子女户或二女结扎户考生,报考省属院校专业,在甘肃省省属高校的投档适用范围加5分。
- 其他优先录取情况: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同时,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 不享受加分情况:预科生、定向生、中职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不分省计划等招生项目录取时不享受照顾加分;艺体类考生报考艺体类专业,投档录取时文化课不享受政策性照顾加分;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均不能享受政策性照顾加分。
湖南省2025年政策相关
符合2025年优惠加分资格、专项计划资格、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资格的考生,需要在2025年1月6日至16日期间登录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申报系统或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进行申报。申报少数民族优惠加分的考生可以通过湖南民族优惠政策申报系统或湖南民族优惠APP进行申报,而其他优惠加分、专项计划资格、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资格的考生则需通过考生综合信息平台或潇湘高考APP进行申报。考生在申报前应确保高考报名系统中的户籍信息与本人当前户籍信息一致,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向所在高考报名点提出修改申请。
一般常见加分项目说明
曾有的全国性加分调整
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包括在高中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高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高中阶段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2018年3月,教育部取消体育特长生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项目。
常见群体加分情况
- 少数民族考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5分;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 其他群体: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增加10分;2020年3月,黑龙江明确被认定为烈士的医务人员子女,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的,在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
由于政策会随时间调整,建议考生和家长关注当地教育部门最新的高考加分政策,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