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面的旅游业政策
1.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22年)
- 目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强国建设。
- 原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系统观念、筑牢防线,旅游为民、旅游带动,创新驱动、优质发展,生态优先、科学利用等。
- 任务: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构建科学保护利用体系,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拓展大众旅游消费体系,建立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完善旅游开放合作体系。
2. 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2025年)
- 目标: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 举措:
- 丰富消费惠民举措:举办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实施消费惠民让利行动,拓展公共机构服务供给。
- 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优化亲子游乐服务,创新发展研学旅游,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务品质。
- 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丰富文化娱乐产品,提升旅游演艺服务,发展乡村旅游和冰雪旅游等。
3. 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
- 目标:以提升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品质为重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 任务: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等。
4. 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
- 目标: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 举措: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加强入境旅游工作,提升行业综合能力,强化保障措施等。
地方层面的旅游业政策
地方层面的旅游业政策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通常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旅游市场的监管与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这些政策需要与国家层面的政策保持一致,并在国家政策的原则和范围内制定。
政策特点
- 指导性和强制性:旅游政策确立了旅游产业发展目标,通过引导、控制、扶持等手段,对旅游业产生主动积极的作用。
- 协调性:旅游政策协调了国家与地方、部门与地区、旅游内部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
- 多层次性:旅游政策具有多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对象,包括全国性、地域性和社区性等不同层次的政策。
- 相对稳定性和灵活性:旅游政策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但同时也需要保持相对稳定,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推动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