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5年部分地区普通高中(普高)录取规则的一些主要变化:
1. 成都市普高录取规则变化
- 取消“省重线”:原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重点高中)的单独划线被取消,仅保留“普高线”和“职普融通线”。这意味着成绩在普高线上的学生可以填报所有面向“5+2”区域招生的普通高中
- 普高扩招:通过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增加普高招生学校数量,预计新增10所以上,以缓解“普职分流”压力
- 合并录取批次:将原来的三个批次合并为两个批次,即第一批次(指标到校生、艺体特长生、项目班等)和第二批次(普通高中、职普融通班)。这简化了录取流程,减少了家长的填报难度和决策焦虑
- 增加志愿个数:志愿个数增至8个,考生可选择8个不同学校,建议以“冲稳保”梯度形式填报志愿
-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分数相同则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等情况,确保录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 福州市普高录取规则变化
- “老九所”定向生比例提高:福州一中、福州二中、福州三中等9所优质普高学校的定向生比例提高至60%,4所一级达标校的定向生比例提高至30%。
- 最低投档控制线调整:普高最低投档控制线按当年全市中考考生数前70%的最低中考成绩划定。
- 增设志愿个数:普高志愿数增至8个,每个志愿设AB两个平行志愿,总共可填报8所学校。
- 设立综合高中班:在部分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探索设置综合高中班试点,学生入学后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最迟可自愿在高一下学期期末前申请转为中职学籍。
3. 深圳市普高录取规则变化
- 理化实验操作纳入中考总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每科考试时长为5分钟,考试结果按10%的分值计入相应科目中考分数
- 录取批次: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共分五个批次:自主招生批、指标生批、第一批、第二批以及第三批
- 自主招生:部分普通高中继续开展自主招生工作,招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
4. 宁德市普高录取规则变化
- 定向生比例提升:定向生比例从60%提升到70%
- 普高班生额调整:调整了普高班生额,细化了自主招生限制,优化了志愿填报流程
- 新增照顾政策:新增了部分照顾政策,并对民办学校的补录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
5. 其他变化
- 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在录取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如社会实践、艺术素养)可能成为关键参考
- 志愿填报策略: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高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志愿,以提高录取概率
这些变化旨在为考生提供更公平、合理的录取环境,同时促进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考生和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当地教育部门的最新通知和政策解读,以便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和升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