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5年高考改革方案以“3+1+2”模式为核心,全面调整考试科目、录取规则及报考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考试模式与科目组合
-
“3+1+2”模式
- “3”: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等6种选择)3门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命题。
- “1”: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
- “2”: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由山西省自主命题。
- 考生共有12种科目组合选择,增强灵活性。
-
考试时间安排
- 高考时间延长至3天(6月7日-9日),语文150分钟,数学和外语120分钟,选考科目每科75分钟。
二、成绩计算与赋分规则
-
总分构成
- 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外语含听力,但不计入总分,仅作录取参考);物理/历史原始分100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实行等级赋分,每科满分100分。
-
等级赋分方法
- 再选科目按《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赋分办法》转换,确保成绩可比性。
三、录取政策调整
-
批次合并与志愿填报
- 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普通类本科批次,高职类单独招生,共设置4个录取批次。
- 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考生需根据选考科目要求填报志愿,志愿数量增至45个。
- 投档方式由院校调整为院校专业组内投档,考生仅能在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
划线规则
- 普通类本科、专科线按物理/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定,特殊类型招生(如强基计划、高校专项等)单独划线。
四、报考科类与附加要求
-
报考类别
- 分为物理科目组普通类、历史科目组普通类,以及艺术类、体育类(分物理/历史组)和单独招生考试等7类,考生仅能选择一类报考。
-
综合素质评价
- 录取时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体现全面发展导向。
五、其他重要变化
- 复读生政策:录取后未报到的考生次年高考同分排序靠后,影响投档优先级。
- 特殊院校限制:部分高校(如国防科技大学等)明确只招应届生,复读生报考受限。
该方案旨在优化考试公平性、增加考生选择权,同时推动高中教育与高校选拔机制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