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改革对录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录取依据多元化
改革后,中考录取将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具体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A: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总分 + 综合素质评价分数 + 政策性加分;
- 方案B: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总分 + 政策性加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
各市教育局可根据实际选择其中一种方案。
-
考试科目与分值调整
- 新增科目:考试科目从传统主科扩展至12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信息技术及理化生实验操作。
- 总分提升:总分由730分增至850分,新增分数主要来自体育(增至60分)、信息技术和理化生实验(各15分)、地理和生物(各50分)。
-
录取方式变化
- 取消回户籍地录取申请:考生需在报名时选择学籍地或户籍地参加录取,考后不再受理回户籍地申请。
- 普高招生规模扩大:取消“普职分流”,更多学生有机会进入普通高中,同时综合素质评价权重增加,促进全面发展。
-
录取透明度与公平性提升
政策强调规范招生行为,严禁跨区域违规招生,并推行公民同招、属地招生等措施,确保录取过程公开公正。
山西中考改革通过科目调整、总分提升及录取方式优化,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2025年全面实施新政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