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务部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综合排名前30名的国家级经开区如下:
- 苏州工业园区(江苏省)
-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省)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市)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
-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
-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省)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省)
-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
-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
-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省)
-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上海市)
-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省)
-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省)
- 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市)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省)
-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省)
-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
-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
-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
-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市)
- 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
-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建省)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省)
-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省)
- 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省)
-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
-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
区域分布特点:
- 前10名中,江苏省占3席(苏州、昆山、南京),浙江省占2席(杭州、宁波),广东省占2席(广州、东莞)。
- 北方地区仅有北京(第3)、天津(第4)、烟台(第8)三地进入前30名。
其他重点排名:
- 实际使用外资前10名:萧山经开区(浙江)、广州经开区(广东)、宁波经开区(浙江)等。
- 进出口总额前10名:苏州工业园区(江苏)、昆山经开区(江苏)、宁波经开区(浙江)等。
以上数据综合了经济总量、开放水平、科技创新等多维度指标,体现了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