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布局与政策支持
-
国家战略定位
山西是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推动能源转型的双重使命。2019年以来,围绕“五大基地”建设(煤炭绿色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电力外送、现代煤化工、煤基科技转化),山西逐步构建起新型能源体系。 -
央地协同创新
中央企业深度参与山西转型,通过资本、技术、产业链协同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截至2024年,驻晋央企资产超1.5万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超2200亿元,带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
传统能源绿色升级
- 煤炭先进产能占比从2019年的68%提升至2024年的82%,智能化煤矿达268座,煤炭保供能力持续增强。
-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165亿立方米(2024年),煤层气开发技术全国领先。
-
新能源规模化发展
- 新能源装机占比从33.9%增至49.7%,风电、光伏并网容量居全国前列。
- 规划建设3-5个省级风光示范基地,重点推进大同、朔州等区域的大型风光项目,同步实施生态治理。
-
数字经济赋能转型
- 数字经济规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全国首个“能源智算云”平台,推动煤炭产业智能化升级。
- 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太重轨道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全球竞争力突破。
三、重大项目与生态治理
-
标杆项目引领
- 三峡盂县抽水蓄能、中能建襄垣“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提升电网稳定性与绿电占比。
- 中国建材年产60万吨玻璃纤维项目打造全球“灯塔工厂”,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
-
生态保护工程
- 投资超千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加速推进,采煤沉陷区、盐碱地综合治理同步实施。
四、未来规划与挑战
-
2025年重点任务
- 深化电力现货市场改革,力争推出全国首个省级电力市场标准。
- 推动氢能产业链建设,吕梁等地已形成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能力。
-
挑战与机遇
山西需平衡传统产业退出与新兴产业培育,同时应对能源价格波动、技术迭代等风险。通过央地合作、科技创新与开放引资,山西正探索一条“黑色煤炭”向“绿色能源”转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山西的转型实践不仅关乎自身经济重塑,更为全国资源型地区提供了“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的双重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