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2025年5月10日起,成年人结婚不再需要提供户口本,仅需身份证即可完成婚姻登记手续。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旨在简化行政流程,降低婚姻登记门槛,保障婚姻自由。
一、父母不给户口本不再构成阻碍
以往,因父母不给户口本而导致子女无法结婚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一现象将成为历史。新规明确取消了户口本作为结婚登记的必备材料,父母无法通过扣留户口本来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
二、合法解决途径
如果父母仍然扣留户口本,当事人可凭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请出具户籍证明,该证明与户口本具有同等效力,可用于办理结婚登记。
三、新规的意义
- 保障婚姻自由:新规的实施打破了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干预,让婚姻成为个人的选择,而非家庭的决定。
- 简化行政流程:取消户口本要求,减少了因异地工作、户口簿遗失等问题导致的登记困难,提升了婚姻登记的便利性。
- 推动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新规支持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无需回到户籍地办理,进一步方便流动人口。
四、特别提醒
尽管新规取消了户口本要求,但婚姻登记机关仍需当事人签署“无三代血亲关系”的“自愿声明”,确保婚姻合法合规。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不仅简化了结婚手续,还进一步保障了成年人的婚姻自主权。未来,婚姻将更加注重个人的选择和幸福,而非家庭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