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初级救护员考试的核心要点,能有效提升急救技能通过率! 关键内容包括:黄金救援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心肺复苏(CPR)操作规范、骨折固定与止血技巧、气道异物处理及安全评估流程。以下是详细解析:
-
急救原则与流程
急救时需遵循“安全评估—伤患识别—呼救—施救”流程,优先确保环境安全。对严重外伤者坚持“先救命后治伤”,如大出血应先加压包扎而非盲目移动伤员。 -
心肺复苏(CPR)关键步骤
- 按压位置:成人胸骨下半部(乳头连线水平),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举颏法,清除口腔异物。
- 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2次吹气,避免过度通气。
-
外伤处理技巧
- 骨折固定:夹板需超过上下关节(如大腿骨折固定至髋、膝关节),末端露出指(趾)观察血运。
- 止血方法:伤口异物不拔出,用敷料加压包扎;四肢出血可结扎上臂上1/3处。
-
特殊场景应对
- 气道梗阻:婴儿采用头低脚高拍背法,成人用腹部冲击(脐上二指)。
- 内脏脱出:禁止回纳,用湿敷料覆盖保护。
急救技能需理论与实践结合,定期复习操作要点并参与复训,确保关键时刻行动准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