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至少1次
养老保险待遇认证的频率和周期根据地区政策有所不同,但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认证周期与频率
-
基本原则
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以 12个月 为周期,需每年至少完成一次认证。
-
认证时间要求
-
需在 上次认证后12个月内 完成下一次认证。
-
若连续两年未认证,部分地区会暂停发放养老金,需补认证后恢复。
-
二、认证方式与操作
-
线上认证
-
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si.12333.gov.cn])或“掌上12333”APP,通过人脸识别完成自助认证。
-
部分地区支持手机APP认证,具体操作可通过当地社保APP查询。
-
-
特殊群体服务
- 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等特殊群体可申请 上门认证 ,需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申请。
三、注意事项
-
认证时间灵活性
-
认证周期为12个月,但参保人可在该周期内任意时间完成认证,无需固定日期。
-
若错过认证时间,需在次年1月1日前补认证,避免影响养老金发放。
-
-
地区政策差异
-
部分地区(如甘肃省、兰州市)明确要求 365天(1年)内至少认证1次 ,逾期未认证将暂停发放养老金。
-
建议参保人关注当地社保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确认具体操作流程和截止日期。
-
四、补认证流程
若因特殊原因逾期未认证,可按以下步骤补办:
-
通过线上平台或社保机构电话咨询补认证流程;
-
提供身份证明、近期免冠照片等材料申请补证;
-
社保机构审核通过后,恢复养老金发放并补发暂停期间的待遇。
建议参保人定期检查认证状态,避免因疏忽影响养老金领取。若对操作有疑问,可拨打当地社保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