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在1954年被拆分为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这两所学院后来分别发展成为今天的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
拆分背景
- 全国院系大调整:1950年至1953年,中国进行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旨在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 安徽大学的历史变迁:安徽大学筹建于1927年,最初设在安庆市,1929年定名为安徽省立大学,1946年改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学校从安庆迁到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改名为安徽大学。
拆分过程
- 1952年院系调整:安徽大学在这次调整中,农业、林业、茶叶等系迁到合肥市成立安徽农学院,文理等系成立安徽师范学院,其他系并入华东地区其他学校。
- 1954年建制撤销:安徽大学的建制被撤销,原下属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
后续发展
- 安徽师范大学:留在芜湖发展,继承了国立安徽大学的部分旧档和印章,被认为是老安大的嫡系传人。
- 安徽农业大学:迁往合肥办学,成为安徽省的农业高等教育基地。
- 新安徽大学的重建:1958年,安徽省政府在合肥市重建安徽大学,得到了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支援,逐渐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校史之争
- 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这三所高校都声称自己是原安徽大学的正统继承者,引发了校史之争。
- 安庆二中的声称:安庆二中曾声称自己是原安徽大学的真正正统,因为其坐落在原安徽大学的校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安徽大学在历史变迁中的拆分与重建,以及由此引发的校史之争。这些高校都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安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