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考是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水平性考试, 通常安排在高中阶段分批次进行,并非每年都需要全部科目重考。 考试结果直接影响高中毕业资格,部分省份还将其作为高考录取参考依据。
-
考试性质与目的
高中学考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重点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不同于高考的选拔性,它更强调"达标"概念,所有科目合格方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新高考改革省份(如浙江、上海)将学考成绩按等级折算后计入高考总分。 -
科目设置特点
覆盖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等13门科目,分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类。实践类科目(如通用技术)常采用操作考试形式。多数省份允许考生自主选择部分参考科目,但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项。 -
时间安排规则
考试通常从高二开始分学期滚动进行,不同科目考试时间错开。例如:- 高二上学期:物理、化学、地理
- 高二下学期:历史、生物
- 高三上学期:语文、数学、外语
不合格科目可参加补考,但补考成绩通常仅标注"合格"等级。
-
特殊地区政策
海南省实行"一考三用"制度,学考成绩同时用于毕业认定、综合评价招生和高职分类招考。北京、天津等地允许部分学科多次报考取最高成绩,其他科目仍执行"一考一补"原则。
建议学生提前了解本省考试院发布的学考日程,合理规划复习进度。艺术体育类考生需特别注意,部分院校对相关科目学考等级有额外要求。补考机会有限,首次参考时应确保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