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数字
考籍号是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必备的12位数字编号,主要用于建立电子档案和考试核分。其具体构成和用途如下:
一、考籍号的组成结构
-
前6位
-
第1-2位 :高中入学年份后两位(社会青年考生为首次参加考试的年份后两位)
-
第3-6位 :市、县(市、区)代码(如江苏省为32)
-
第7-8位 :中学代码后两位(由学校统一分配)
-
-
后6位
-
第9-10位 :考生所在班级序号
-
第11-12位 :考生在本班的顺序号
-
二、考籍号的作用
-
考试身份识别
考试时需在试卷装订线外指定位置填写,用于核分和成绩查询。
-
成绩查询
考试后可通过电话或网络,凭考籍号和密码查询成绩。
-
学籍管理
与学籍号共同构成学生电子档案的核心信息。
三、注意事项
-
唯一性 :考籍号与学籍号不同,学籍号是入学时分配的学号,考籍号可能因转学、复读等变动。
-
查询方式 :若准考证丢失,可通过教育局或官方平台(如江苏考生通过“掌上高考”APP)输入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查询。
建议考生妥善保管考籍号,避免泄露影响后续升学或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