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考难度的问题,不同年份的难度评价存在一定争议,需结合考试内容、考生反馈及趋势综合分析:
一、近年难度评价争议
-
2018年
-
计算题难度显著提升,涉及复杂公式和数据运算,导致考生普遍无法全部完成。
-
考试大纲调整,对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提高,言语理解部分也增加了难度。
-
-
2025年
-
被多份资料称为“史上最难”,主要因题量大幅增加(行测130/135道,副省级140道)。
-
题型设计更加多样化,逻辑推理、数量关系等模块的难度提升,且竞争压力达到新高。
-
二、其他年份的相对难度
-
2017年 :言语部分正确率高达70%,被部分考生视为近年最易的一年。
-
2019年 :行政能力测验整体难度较高,但未达到2018年计算题的极端水平。
三、总结与建议
-
客观难度对比 :若以综合难度评估,2018年和2025年更受考生认为难度较大。2018年因题型创新和计算量增加著称,2025年则因规模效应和竞争加剧体现为“题量大、难度高”。
-
备考建议 :考生可参考近年真题,重点提升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申论写作。2025年考生建议关注模块化学习,提高答题效率。
(注:不同机构或考生对难度的主观感受可能影响评价,建议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