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统一标准,因地区而异
低保户的存款限额因地区政策差异较大,且无全国统一标准。具体规定需结合当地经济水平、低保标准及财产认定范围综合判断,主要参考以下要点:
一、存款限额的确定因素
-
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挂钩
多数地区以家庭人均存款不得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倍数作为判断依据。例如:
-
部分地区规定不得超过当地年低保标准的3倍;
-
其他地区可能采用10倍或更高比例。
-
-
财产认定范围更广
除存款外,家庭财产还包括房产、车辆、股票、商业保险等金融资产,但维持基本生活的财产通常可豁免。
二、其他影响低保资格的因素
-
家庭总收入
若家庭人均收入(含财产性收入)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可能被取消资格。
-
财产申报与核查
-
低保户需如实申报存款等财产信息;
-
政府部门会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式核实财产状况,若发现存款异常(如连续三个月未支取)也可能触发核查。
-
三、特殊情况说明
-
地区差异显著 :例如,舟山市要求人均存款不得超过年低保标准的4倍(如当地月低保810元时,4倍为38880元);
-
动态调整机制 :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月低保标准可达1000元以上,而农村地区普遍低于此水平。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
-
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具体限额需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建议通过12345热线或民政部门官网查询;
-
关注收入核查频率
一般每年核查1次,但家庭收入重大变化时可能触发重新审核;
-
避免财产隐瞒风险
若存款超出限额但未主动申报,可能因核查发现而失去低保资格。
低保户存款是否导致资格取消,需结合当地政策、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综合判断,建议主动了解并配合相关部门的核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