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概论考试重点主要涵盖工程造价的定义、特点、职能、作用及管理内容。以下是核心知识点的梳理:
一、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
-
定义
从投资者角度:工程造价是工程预期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从市场角度:指工程价格。
-
两种含义
-
投资估算 :项目建议书阶段,估算精度≤±30%;
-
设计概算 :初步设计阶段,概算精度≤10%;
-
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精度≤5%。
-
二、工程造价的特点
-
大额性 :单项工程投资规模大,涉及资金量大;
-
个别性 :每个工程因设计、施工条件不同而单独计算;
-
动态性 :受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需动态调整;
-
层次性 :包含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多级分解;
-
兼容性 :需兼顾投资控制与经济效益。
三、工程造价的职能
-
预测职能 :为投资决策提供经济参数;
-
控制职能 :通过预算、结算等环节控制成本;
-
评价职能 :评估项目经济效益;
-
调节职能 :平衡建设规模与资金效益。
四、工程造价的作用
-
投资决策依据 :辅助判断项目可行性;
-
成本控制核心 :贯穿项目全周期;
-
质量与进度保障 :通过经济指标优化设计。
五、工程造价管理内容
-
合理确定造价 :分阶段控制投资限额;
-
全过程控制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结合施工动态调整;
-
咨询与服务 :提供造价评估、咨询等专业支持。
六、计价基础与方法
-
计价依据 :分阶段采用估算、概算、预算等;
-
组合计价 :通过单项工程、分部工程逐步汇总;
-
动态调整 :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修正。
七、有效限制途径
在优化方案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合同管理、成本核算等手段,将造价控制在合理限额内。
总结
考试重点需结合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核心内容,同时理解工程造价的动态性和管理策略。建议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实战演练,强化对分阶段计价和成本控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