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
执业证编号的位数及结构如下:
一、执业医师执业证编号(15位)
-
结构组成
执业医师执业证编号由15位数字组成,具体结构为:
-
前3位 :类别代码(如1代表本科及以上学历直接考取的执业医师)
-
中间2位 :首次注册的区县行政代码
-
后10位 :6位序列编码(全国唯一)
-
-
示例解析
例如编号“110430122000123”:
-
前两位“11”表示执业类别代码;
-
中间两位“04”代表注册地代码;
-
后六位“30122000123”为序列编码。
-
二、律师执业证编号(17位,部分地区试点)
-
结构组成
部分地区的律师执业证采用17位编码,包含:
-
前6位 :公民身份号码(前6位)
-
中间8位 :地址码(前2位省/区+中间2位市/县)
-
后3位 :顺序码(第15-17位)
-
-
示例解析
若执业证编号为“11043012200012345”:
-
前6位“110430”对应注册地;
-
中间2位“12”表示市/县;
-
后2位“23”为顺序码。
-
三、注意事项
-
地区差异 :执业证编号前6位(类别代码+注册地)全国统一,但序列编码因地区而异;
-
类别代码 :不同执业类别(如律师、医师)有专属代码;
-
更新规则 :变更执业机构或类别时,序列号保持不变。
以上信息综合了医师执业证和律师执业证的标准编码规则,具体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