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招生骗术揭秘:常见套路与防范措施
中职招生骗术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不了解,设置各种陷阱进行诈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职招生骗术及防范措施:
1. 冒充学校招生办
骗子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途径,冒充中职学校招生办工作人员,以提前招生、内部指标等名义,要求学生或家长支付报名费、录取费等。
防范措施: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或信息,学校招生信息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如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
2. 虚假承诺
一些不法分子承诺学生可以进入热门专业或保证就业,以此吸引学生和家长。这些承诺往往无法兑现。
防范措施:不要轻信口头承诺,要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和相关政策,了解专业设置和就业情况。
3. 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伪造中职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要求学生或家长支付学费、教材费等费用。这些通知书往往制作粗糙,信息不准确。
防范措施: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通过学校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如电话咨询、官网查询等。
4. 以培训费、资料费等名义收费
一些不法分子以提供培训、资料等名义,向学生或家长收取费用。这些费用往往没有明确的用途或去向。
防范措施:学校不会在正式录取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费用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缴纳。
5. 虚假宣传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夸大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进行虚假宣传,吸引学生和家长。
防范措施:要查看学校的官方网站、实地考察等,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
总结:中职招生骗术多样,学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信息,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学校招生信息,并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如有疑问,及时向学校或相关部门咨询。